浅谈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西山学校初中部 孙悦
2014-01-07 19:40:24   来源:    点击:


      摘 要: 本文遵循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并结合实践, 从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素养培养、学习方式改革、三维评价等五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对我们语文学科的教研、实践探索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语文 课程改革 转变
 
      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课改实践中, 从实践中总结新形势下的教学经验, 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应该是教师迫切需要关注的。根据语文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是着眼于它的形式, 讲语文的人文性则是侧重于它的内容,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本身是统一的。我们既不能用语文的工具性否定它的人文性, 也不能以它的人文性否定其工具性。只有坚持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才能有效地识别和防止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弊端。
      2、语文教学要淡化 “语文知识”和机械训练, 突出言语实践活动过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 逐渐形成了以 “语文知识”为中心的教学, 而所谓 “语文知识”又大多停留于语法、修辞等代表的知识层面。以学科为体系、知识为中心, 必然会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并导致对知识的烦琐分析和机械的训练, 实践证明这容易使语文教学发生异化。以知识为中心, 教师只需传授, 学生则从根本上丧失了成为教育主体的可能。因为这种教学只重视知识的本体价值而忽视了知识的工具价值; 只承认知识的重要而轻视或完全忽视经验和体验的重要; 只重视掌握知识的结果而轻视掌握知识的过程。语文教学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 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只是语法学、修辞学的基础知识, 但并不必然构成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 所以教师应该从言语技能培养的角度, 或者说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实践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语文课程来说, 实践和体验无疑是更重要的。而且即使是真正的基础知识, 掌握知识的目的也全在于应用, 用知识去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叶圣陶先生主张 “要让学生把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 在生活中能随时运用”。因此, 学习知识, 语文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物理、化学, 学知识本身就是目的, 而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却在能力和素养, 语文知识本身是为语文能力和语言素养服务的。从实际工作方面来说, 淡化语文知识, 也有利于促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文能力上。新的课程标准提出 “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形式上看, 新课程的确淡化了训练, 但从它强调 “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来看, 新课程淡化的只是充斥于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倡导 “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 预示着今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将一改旧套, 形成一种崭新的格局。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而人的语言的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 因此毫无疑问, 新课程必将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置于中心的地位。
       3、语文教学要关注传统, 弘扬民族文化, 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课程改革是哲学上的 “扬弃”, 即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字词的教学到阅读、写作教学, 其基本经验在新课程中都有所反映。如汉字教学, 传统做法是针对汉字的象形──表意特点进行的; 新课程则强调 “体现汉字的特点, 做到形音义相结合”,把汉字 “形”的位置置于最前面。而且, 汉语拼音只被定位在 “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这是符合汉字识字规律的。又如阅读教学, 传统经验是重感悟, 故强调 “熟读精思”; 重积淀, 故强调吟诵; 重语文修养, 故强调博览群书。这些宝贵的经验在新课程中反映得尤其充分。再如写作,传统经验提倡抒发性灵, 故主张 “先放后收”、 “多就少改”; 重文字凝炼、韵律和谐, 故讲究炼字、炼句; 重语言熏陶, 故强调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重整体思路, 故强调谋篇立意。这些好的经验, 新课程也都注意了吸收。总之, 吸收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 无论对于继承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还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塑造健全的人格, 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4、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似乎更为适宜。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势必加强综合实践活动, 尤其是其中的研究性学习。这种活动有利于个性化的教学, 有利于跨学科的教学, 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 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 语文教师角色也要由 “传授型”向 “研究型”转变; 教学方式要由 “讲授型”向 “师生互动型”转变。
       5、语文课程评价要重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综合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教学过程, 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考试只是评价方式之一。新课程十分强调要运用到多种评价方式, 不仅对学生的认知,而且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新课标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发展权, 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表明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是 “精英教育”, 而是 “大众教育” ( 当然, 不搞 “精英教育”不等于不培养精英,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从语文课程改革来说, 其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总之, 课程改革倡导探究的、合作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它要求平等、合作和交流。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 更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这就必然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探索和实践语文课型, 从根本上推进语文课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明远.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构想[M].北京: 人民教
育出版社, 2003.
[2]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 人民教育
出版社, 2003.
 

 




相关热词搜索:西山学校初中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快乐课堂”的几点体会——西山学校初中部初一年段 牛天成
下一篇:课改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西山学校初中部信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