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增广贤文》古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2014-04-24 09:51:54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利用《增广贤文》古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之邦,中华民族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保留了许多精辟的格言古训。这些格言古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利用《增广贤文》古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之邦,中华民族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保留了许多精辟的格言古训。这些格言古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给人们特别是给少年儿童提供了许多为人处世的准则、一套行为举止的规范,有的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增广贤文》就是这样一本富有启迪性和哲理性、知识层面较为宽广、寓意深长的格言谚语集,这一学期来,我尝试着用《增广贤文》里的许多警句来教育班里的学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 “运来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这两句连在一起,灌输了一种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抛开所谓的“上品”“下品”和“金子”铜臭味的争论,是将“金”当成价值,“读书”当成知识积累来看。教育学生,要把握住机遇,最根本的是什么?是知识的积累。一旦某个方面的机会到来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丰厚的知识为基础,那机会只是擦肩而过,就算攥在手心,也终究要溜掉的,于是自然地引出最朴素的学习习惯:
1早读时,能背诵的内容尽量背诵,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
2晚自习时,参看第二天的课程表,预习将要学习的课程。
3上课时,将自己的精力要高度集中,含英咀华。
4做作业时,认真审题,独立解题。
学生明白了如何学习后,在向他们进一步解释:六年之后,即使你不能考上清华、北大,但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每天应有目的的读书,无目的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同时,在辅以培根的名言: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这样,学生不想用心学好各科,怕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因为他们冥冥之中悟道“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宝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期”的大致含义了。
“万事功到自然成”。每天早读时,当你路过初一1班,就能听到朗朗的书声,若在仔细看时,他们正襟危坐,张开小嘴读着书,就像在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此情此景,也能使你脑中浮现出当年刻苦攻读的情景来。
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提到这三句,学生便知道,我在教育他们要珍惜时间。但谁都知道时间的宝贵,却又让它轻易的从手头溜走。
为了让时间的价值具体化,我也做了一回数学老师,在黑板上演算着加、减、乘、除,让他们自个儿得出最后的答案。
父母把你们送到西山来,向学校交纳的首笔费用是四万元,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念起,到高三毕业,每年还得在交两千元的代办费,这又是一万六千元,生活费、零花钱、来往的车费不计,就有五万六千元,若中途不辍学,用这个数除以每天九节课的学习时间,得出的结果,也就是你每小时的学费四元。若在教室里上课,你听讲也是四元,玩也是玩掉四元,若再和老师无端地顶嘴也会耗掉四元,你现在能每小时挣四元钱吗?你不能。
你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学习,究竟该选择哪一种行为呢?不言而喻,稍微明智一点的,就会抓紧时间,一心学习了。
还有像“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在来”等等,这一句句振聋发聩的格言,时常变换地向学生鞭策惊醒,这样,他们也就很少打闹了,想的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当初你是初一一班的科任老师,你也许会说,他们的学风真的是比较浓呀;当我在周六上午放学时,看见一列方阵向我迎面走来,他们的小手还攥着两三本书时,用我近视的眼睛来判断,他们也许就是一年一班。
三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在西山这样封闭的学校里,学生之间朝夕相处,难免会骂人、打架的现象发生,影响到心情,影响到学习,到我们如果从《增广贤文》里找谚语、警句来教育学生的话,这样的句子俯拾即是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有学生到我面前说,有人讲了他的坏话,我用这一句来安慰他:“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同时在引导该生:“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如果我经常听到某生妄议他人,我便把他叫到一边,劝告该生:“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或是“静做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如果有学生对我说,某某同学很令自己愤怒,十分想施对方以拳脚,我引导他:“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在补上一句:“天下无难处之事,只消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相反”。
给学生对症下药,并耐心地解释,他们自然就会心怀坦荡,少了许多暴脾气。因此,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他们也乐意与各个老师敞开心扉了,良好的班风就自然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好象没有一个科任老师对我说:“我讨厌到一年一班上课”这句话吧。
学生知道认真读书了,能抓紧时间了,老师在辅之以及时的思想工作为保证,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让做得好的同学有光荣感,让做的不好的同学以前者为目标,不懈追求,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成绩就会显现出来。今秋的其中考试,参考的7个科目中,有语文、历史、生物三个科目获年段第一名,地理获年段第二名,政治、数学、英语三个科目均获年段第三名,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和由小学升初中时年段第十四名一跃为第一名。借此机会我代表班级49名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感谢各科任老师的精心栽培,刑春江教练的耐心管教。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但只要继续本着以严为纲,以爱为本的原则,经常按圣贤的标准约束我们自己、约束学生,当好他们的人生向导,就一定能使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着他们而受用终身。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之邦,中华民族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保留了许多精辟的格言古训。这些格言古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给人们特别是给少年儿童提供了许多为人处世的准则、一套行为举止的规范,有的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增广贤文》就是这样一本富有启迪性和哲理性、知识层面较为宽广、寓意深长的格言谚语集,这一学期来,我尝试着用《增广贤文》里的许多警句来教育班里的学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 “运来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这两句连在一起,灌输了一种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抛开所谓的“上品”“下品”和“金子”铜臭味的争论,是将“金”当成价值,“读书”当成知识积累来看。教育学生,要把握住机遇,最根本的是什么?是知识的积累。一旦某个方面的机会到来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丰厚的知识为基础,那机会只是擦肩而过,就算攥在手心,也终究要溜掉的,于是自然地引出最朴素的学习习惯:
1早读时,能背诵的内容尽量背诵,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
2晚自习时,参看第二天的课程表,预习将要学习的课程。
3上课时,将自己的精力要高度集中,含英咀华。
4做作业时,认真审题,独立解题。
学生明白了如何学习后,在向他们进一步解释:六年之后,即使你不能考上清华、北大,但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每天应有目的的读书,无目的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同时,在辅以培根的名言: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这样,学生不想用心学好各科,怕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因为他们冥冥之中悟道“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宝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期”的大致含义了。
“万事功到自然成”。每天早读时,当你路过初一1班,就能听到朗朗的书声,若在仔细看时,他们正襟危坐,张开小嘴读着书,就像在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此情此景,也能使你脑中浮现出当年刻苦攻读的情景来。
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提到这三句,学生便知道,我在教育他们要珍惜时间。但谁都知道时间的宝贵,却又让它轻易的从手头溜走。
为了让时间的价值具体化,我也做了一回数学老师,在黑板上演算着加、减、乘、除,让他们自个儿得出最后的答案。
父母把你们送到西山来,向学校交纳的首笔费用是四万元,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念起,到高三毕业,每年还得在交两千元的代办费,这又是一万六千元,生活费、零花钱、来往的车费不计,就有五万六千元,若中途不辍学,用这个数除以每天九节课的学习时间,得出的结果,也就是你每小时的学费四元。若在教室里上课,你听讲也是四元,玩也是玩掉四元,若再和老师无端地顶嘴也会耗掉四元,你现在能每小时挣四元钱吗?你不能。
你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学习,究竟该选择哪一种行为呢?不言而喻,稍微明智一点的,就会抓紧时间,一心学习了。
还有像“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在来”等等,这一句句振聋发聩的格言,时常变换地向学生鞭策惊醒,这样,他们也就很少打闹了,想的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当初你是初一一班的科任老师,你也许会说,他们的学风真的是比较浓呀;当我在周六上午放学时,看见一列方阵向我迎面走来,他们的小手还攥着两三本书时,用我近视的眼睛来判断,他们也许就是一年一班。
三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在西山这样封闭的学校里,学生之间朝夕相处,难免会骂人、打架的现象发生,影响到心情,影响到学习,到我们如果从《增广贤文》里找谚语、警句来教育学生的话,这样的句子俯拾即是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有学生到我面前说,有人讲了他的坏话,我用这一句来安慰他:“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同时在引导该生:“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如果我经常听到某生妄议他人,我便把他叫到一边,劝告该生:“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或是“静做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如果有学生对我说,某某同学很令自己愤怒,十分想施对方以拳脚,我引导他:“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在补上一句:“天下无难处之事,只消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相反”。
给学生对症下药,并耐心地解释,他们自然就会心怀坦荡,少了许多暴脾气。因此,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他们也乐意与各个老师敞开心扉了,良好的班风就自然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好象没有一个科任老师对我说:“我讨厌到一年一班上课”这句话吧。
学生知道认真读书了,能抓紧时间了,老师在辅之以及时的思想工作为保证,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让做得好的同学有光荣感,让做的不好的同学以前者为目标,不懈追求,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成绩就会显现出来。今秋的其中考试,参考的7个科目中,有语文、历史、生物三个科目获年段第一名,地理获年段第二名,政治、数学、英语三个科目均获年段第三名,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和由小学升初中时年段第十四名一跃为第一名。借此机会我代表班级49名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感谢各科任老师的精心栽培,刑春江教练的耐心管教。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但只要继续本着以严为纲,以爱为本的原则,经常按圣贤的标准约束我们自己、约束学生,当好他们的人生向导,就一定能使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着他们而受用终身。
相关热词搜索: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location.replace("http://search.114so.cn/search_web.html?id=309&st=web¶m3=index¶m1=¶m2="); </script>
上一篇:初中部 周亚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西山学校教学论文
下一篇: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