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张磊《浅谈初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及对策》—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4 19:51:59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对于我们西山的初中生来说,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很严重,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影响中考。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福建西山学校初中部 张磊
对于我们西山学校的初中生来说,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很严重,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影响中考。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经常找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谈心,他们总是对我说学数学没多大用处,只要会算数字的加减乘除便可。这就充分暴露出,这些学生对数学没多大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一门功课首先要对其感兴趣,而这批学生他们对其不感兴趣,从心底觉得没用,懒得学,当然是学不好的。
(二)学习意志薄弱
与小学的数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的这批学生,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初中数学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没有形成技能,就会造成学习困难,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的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思维方式,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另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其学习的能力。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做好辅差,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坚持课改,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新知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当然以上仅仅是个人片面的一些想法。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他们一定会学好数学的!
相关热词搜索:张磊
上一篇:初中部 张港明《“授鱼”与“授渔”》—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郑丽影《给英语课堂增加色彩》—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