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何锋《浅谈初中数学新课改的几点体会》—西山学校论文
2014-04-09 10:21:22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作者 何锋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教学的春天。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注重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及其能力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新课改 能力 培养
新课改和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从知识向技能转变,关注学生的发展。文章就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做以下简单分析。
一、新课改,促进学生潜能的挖掘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这就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解决问题。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相关知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何联系?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讨论出,可以将多边形转化为多个三角形,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之后学生还可以继续讨论如何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等其他问题,这样,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有效的挖掘,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新课改,促进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改本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将运用于生活这一思想,在教材中引用了许多生活中的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举的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储蓄利率问题、衣服折扣问题、地砖问题就可通过合作以任务形式进行,充分做到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三、新课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教学不是要培养几个尖子生,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所谓的每一个学生就是教学的所有对象,要让他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摒弃“一刀切”,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路线。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思考、观察、讨论、试一试、做一做、想一想等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自己得到发展。
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深入,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新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发展,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新课改的实质。
参考文献:
[1]、付芳芳: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年第11期。
[2]、任作义: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新课改的几点体会[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年第3期。
相关热词搜索: 何锋
上一篇:初中部 陈心剑《语文新课改的关键在一个“活”字》—西山学校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胡志洋《有关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西山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