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西山学校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
2013-11-27 09:57:09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王重阳  有的初中学生上物理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觉得物理课开始枯燥,这几乎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我认为其...

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
王重
  有的初中学生上物理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觉得物理课开始枯燥,这几乎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我认为其中有教材的原因:教师学生都围绕着老式的教材,无法摆脱教材的影响;再有教学手法太老套,死教书,教死书;还有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被动的去接收,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只要教师教授得法,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究尝试,也有一些体会,现写出来,供专家、同仁们参考,并恳请指正。
一、     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初学者的指导思想。初二学生翻开拿到的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望很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大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
始阶 段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第一章时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演示实验,在教授完本章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形式自由的讨论会。讨论会上,可以设计师生对物理难学吗,有用吗?物理是不是都这样有趣?数学基础弱,能否学好物理等各种问题开展讨论,以诱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如上第二章测量时,让学生两两一组互相测量对方身高,将记录的测量值写在预先设计好姓名的班级黑板报上。学生们积极认真地测量,又互相商讨、验证测量方法、步骤,记录数据等。再如上测量误差时,采取化难为易,只讲目前学生普遍使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来记录测量值的方法,至于最小刻度是其它单位的留作思考题,不作普遍要求,这样疏通一下,学生也不觉得学习困难了。正如教材所要求的目标:物理起始阶段教学,侧重在消除害怕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题上做文章,以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教师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学生象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二、     求新、求活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物理学蕴藏着无数历史故事、自然现象和无限发展前景,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教学中要抓住初中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生理、心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对此,我的做法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授课开始,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上《压强》时,教师可做覆杯实验:一杯水倒着水却不外流,然后分别用刀背、刀刃切菜。教师问学生:什么力量使水不往下流?哪种切菜效果好?待他们回答后再提出质疑。这样,将教材中的插图化为活造型,从而引入教学主题。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形式、讲最近的中国的科技上的新突破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人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一些教学表演活动。教师可就地取材创设情景,以师生共同演练或教师导、学生演的形式组织教学。如上《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让两名学生在班上或站立不动,或速度相同、或速度不同行走,由此引导学生对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参照物的讨论。讲《平面镜成像》时可要两个学生一个演物一个演像。这样,通过简单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立体模型。相信在此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3.让学生参与实验及电化教学的操作。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教材又针对初中生喜欢看实验、做实验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实验,要求尽可能利用教学设备优化课堂结构,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我在教学中把好生、差生混合编成几个小组,请他们当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预演;培养他们当电教员,共同制作投影片,让他们在上课时操作投影仪、幻灯机等。通过实际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习惯、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此外,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高低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教师板书设计精练、中心突出、字体优美,教师知识丰富、行为规范、感情丰富,又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崇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观察与思考、实验、读读想想、议议等栏目、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人手,侧重在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学法指导,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预习复习习惯。方法是可提出问题让学生预习,如教《内能》时出示 阅读题:分子动能是否可以为零?书中怎样类比说明分子势能的?如何定义物体的内能?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答辩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 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阅读有收获,从而产生兴趣,养成习惯。 2.培养讨论习惯,教师通过针对性、合理性的善问,引发学和一进入教学所创设的物理情境,引发他们积极地探讨物理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习惯。如上物体的沉浮条件时,一边做鸡蛋在浓盐水中漂浮,缓加清水悬浮,再加清水下沉,复倒浓盐水上浮的实验,一边用投影仪打出讨论题:①鸡蛋重力有无变化,②渐加清水时盐水密度如何变化,此时鸡蛋所受浮力又如何变化,③鸡蛋处漂浮、悬浮、下沉、上浮各状态时的外力。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一组地进行讨论、归纳。 3.培养观察习惯。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有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教师要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人较熟练的环境中去观察。如教电功率前,请同学们回家观察家庭电路灯泡有没有明暗变化情况,灯泡内的电阻丝有无改变,理由是什么?贵重的家电为何要使用稳压器(可与家长讨论原因)?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电压、电流、电功率的额定值、实际值。这样能使学生体味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默写评比,或以出黑板报形式将几个学生的小结张帖墙上,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漫漫发展到课时小结。由于强调自己归纳、小结,集体评价,学生强记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遗忘少。教学实践说明,正确的学法指导,能使学生站到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习有收获,好习惯能养成,同时能保持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     对教材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巧妙突破。
  遇到难点,学生失去兴趣,从而成绩下滑。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总结规律,突破难点,不光会失去兴趣会更有信心学好物理。难点不是难点,还会引导学生自己的奇思妙想,遇到困难想办法,找到物理的真正兴趣。如:初三电学部分是难点,会有一部分学生失去兴趣。但这里有太多的规律学生不知道,适当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奥妙会突发奇想所有困难迎刃而解,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     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物理学科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辞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举办物理知识猜谜会、小制作比赛、自编物理实验比赛等等。丰富多采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卸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欣喜,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
以上,笔者根据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亲身实践,就培养学生学习兴题进行论述,由于水平关系,还是未能尽意。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
 

 



相关热词搜索:福建西山学校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激发兴趣

上一篇:福建西山学校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愉快学习 健康成长
下一篇:福建西山学校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转变观念,把课堂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