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刘宽明《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4 19:30:47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福建西山学校初中部 刘宽明
英语课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更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阅读能力即阅读技能,是指通过阅读文章,抓住文章重点,理解文章内涵,提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评判作者态度等方面的能力;是集词汇、短语、语法等基础知识为一体,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高效手段。因此,在课堂上如何渗透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与同仁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英语课程标准,中考对阅读理解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语言技能是指这四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九年级毕业时应达到的五级目标对读的主要要求是:能理解段落中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阅读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近年来,阅读理解在中考试题占较大的比例,分数比值逐年增加。此类试题增加了阅读份量,扩大了选择范围,增多了试题类型,加深了难度。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卷答题的水平,如口语应用、完型填空都属于整体阅读理解的题目。阅读篇目有所增加,词汇量明显增大,从阅读速度的要求上明显增快,从题材和题型上看体现多样化。课程标准对阅读的目标很明确,中考对阅读理解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学生做阅读题的效果不高,那么作为老师应该首先反思一下自己传统的教法。
二、抛弃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方法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讲读的方法进行课文教学,即逐句翻译和讲解。着重进行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传授。老师讲解太多,学生实践太少,偏重词汇或语法教学,缺少阅读方法技能指导。很多老师只是单纯的把课文中阅读材料的某些词汇、所涉及到的语法逐一呈现并讲解给学生,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习惯上叫把握考点,孰不知把一篇原本很美的文章分得支离破碎,没有一个整体。教学目标单一,忽略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这可能是绝大多数老师容易犯的错误。他们在完成了阅读教学的知识型和能力型目标后,往往就把这个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给有意或无意地漏掉了。这种传统的教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不符合语篇教学的原则,更谈不上提高学生阅读技能。教师在反思教法的同时,要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三、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出声或嘴唇跟着活动;有的学生用笔和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头部随着阅读内容来回摆动;有的用眼不科学,每次只能看到一个单词;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查词典,一词一句地分析;有的学生“回视”的现象太严重,在阅读时,眼睛往往往回看,重读一个词、短语、一个句子。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读速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的意义,教师应注意观察并随时提醒学生克服不良习惯。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必须牢记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客观事实问题的正确答案不难从文章中找到,但对那些主观判断题就必须要求学生通过整篇文章进行推理判断。那么如何进行课文教学呢?下面是课文整体阅读式模式的探索。
四、整体阅读——英语课文语篇教学模式的探索
近年来的英语教科书(新目标版、仁爱版)教材增加了阅读课课量,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对学生学法指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指导作用,笔者进行了整体阅读式英语课文教学模式-----即课文语篇教学模式式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的主要特点是:1、变重语言知识讲解为重视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等语言功能为主。2、变教师活动为主为教师辅导为主。3、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4、变重视结果为强化过程为主。何谓整体阅读式课文教学模式,即在课文教学中按导读、听读、速读、熟读和巩固练习五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并获得信息。
(一) 导读
这一步骤是阅读前的准备活动。阅读前我们可以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等,通过观
察、讨论或者提问,介绍文章的主题,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明确阅读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必要单词。这个环节是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文章,为阅读作铺垫。以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 5 Topic 1 Section C 为例。师生一起欣赏音乐 Do Re Mi 导入新课,T:Would you lik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is film ?Let′s come to 1a in Section C 。Look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SS:A poster of the movie THE SOUND OF MUSIC 。T:What is the movie about ?How much does a ticket cost ?
(二) 听读
听读就是老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磁带,找出问题的答案。以仁爱版八年级(下)P5 1a为例,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1a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1b .1 What did Maria go to the Von Trapp for ? 2 Why were the family sad and tired ? 3 How did Maria cheer up the children ? 4 Was the father happy or sad in the end ? Why ?
(三) 速读
快速阅读原文,了解文章大意。阅读时遇到生词可以先跳过去,继续阅读文章,争
取用最快的速度读完文章。最好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速读,一是培养学生捕捉关键句的能力;二是引发其阅读兴趣为下一步阅读打下基础。以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 5 Topic 3 Section C 为例,首先用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速读:Read the tex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circle what can affect our feelings and moods. .让学生在一分钟之内找到关键句(每段首句)及关键词: the moon ; the environment ; the weather ; the color .
(四) 熟读
在前面三个层次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文章整体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步骤的目的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情节,理解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段落大意,进而概括出中心思想。本步骤的训练可以有讨论复述和笔头练习,对一些重点句型作重点训练,对文章作全面深刻的学习。熟读之后,一部分学生能复述课文,优等生能诵读课文。以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 6 Topic 1 Section C 为例,在导读、听读和速读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了文章大意,懂得文章是介绍世界上最著名的自行车手兰斯-阿姆斯特朗,让学生以时间为顺序整理他的生平事迹,师生共同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板书,如:Lance Armstrong rode into history by winning ……,讨论理解 rode into 的意思。然后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 并完成1b.最后让学生根据整理的内容和提示问题复述1a.进而归纳出语言目标和情感目标。
(五) 巩固练习
通过笔试练习,如完成句子、完型填空、短文改写、判断正误、写作等训练,重点
巩固课文的生词、短语、句型、语法等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如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 6 Topic 2 Section C 1 b 就是文章缩写填空练习,重点巩固由 after until when while as soon as 等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总之,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由领会式掌握为运用式掌握,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种阅读课是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整体理解课文,保证内容的完整性。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由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充分体现英语实践课的特点,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了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技能。
总之,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无定法,这仅是一个探索,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完善自己的教法,根据实际灵活运用教法,尽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书目:1英语课程标准 2仁爱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
相关热词搜索:刘宽明
上一篇:初中部 刘凤云《浅谈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刘荣礼《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心得》—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