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 刘宽明《任务型教学:理论•理解•步骤•案例分析》—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0 10:41:58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提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取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福建西山学校初中部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提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取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一、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 (Ellis, 1999)。Krashen(1982)区分出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与习得。他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假如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习得就自然而然的产生。根据上述理念,外语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二、任务型教学的理解

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交际任务的完成,参与某一交际问题的解决,有目的进行语言互动以完成任务,进而习得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总是围绕着设计的任务展开的。任务教学常分为弱式和强式两种。弱式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先讲授知识,再设计一系列任务让学生有目的进行练习,然而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归纳和总结语言知识。对基础薄弱的对象常采取弱式任务型教学。强式任务型教学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都转化成一系列的任务,对基础好的对象,这种方法更适用,教学效果更明显。

三、任务型教学步骤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

1、前期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中期任务(while-task)——任务环(task  cycle)

(1)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2)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

(3)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的完成情况。

3、后期任务(post-task)

(1)分析(analysis)——分析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2)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重难点。

四、案例分析

课题:新课标英语《Go  for  it》下册  Unit 4  section A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在section A中,学生要通过完成任务来掌握如何谈论自己与他人的职业、工作地点以及谈论自己与他人将来想做的工作。通过学习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at does he do? where  does she work?等句型,帮助学生学会询问对方的职业、工作场所以及理想的职业,达到应用语言的目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谈论“职业”话题,其重点是学习表示职业的名词及相应的工作地点,并通过相应的语言实践,使部分的目标语言在交际中得以应用及拓展。难点what,  where引导的特殊问句及want, work等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用法。

(二)分析教法

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辅以听说法和交际法,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给学生创建信息沟,实现信息的传递,从而带领学生进入广阔的知识天地,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目标定位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学会关于职业的重点词汇、句型,学会谈论自己和他人的职业,谈论自己或他人将来想从事的职业并简单陈述原因。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以“职业”为话题进行英语交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及交流的能力;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采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协作、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谈论家人工作(职业),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今后的人际交往;教育学生要勤奋学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任务设计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talk  about  the  jobs  or  work.

设计原则: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新理念,课堂教学的模式应从单纯注重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基于以上理念,本人坚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这一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个体学习转为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的教学原则;贯彻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原则;由简为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的阶梯型任务链原则;教师的作用: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者、协作者。

 

 

 

 

 

 

 

 

 

(五)教学流程

 

            头脑风暴     Show  some  pictures

 pre-task                  

               导入      Make  a  list  of  jobs

               

               呈现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while-task                Ask  and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操练      Match  the  jobs  and  the  workplace

       

               表演      Pairwork(ask  Ss  to  talk  about  their  pareats)

                          Guess  the  job

post-tas k                

巩固提高   Make  a  survey / Discuss

  

 

布置作业   write  a  letter  to  your  pen  pal  to  tell  him  your

           deeam  about  the  jobs  in  the  futuer  and  why .

 

(六)教学评估

1、将目标设计成“任务型”的活动,提出要求后让学生以pairs或groups的方式讨论或操练。

2、每个教学环节都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热身——师生间的对话——语言的导入——操练——综合运用——复习巩固。

3、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这是英语教学的宗旨,同时适当增加一些课外信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七)教学反思

1、在以任务型教学为目标的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要求,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助手,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和合作的机会,通过pair-work和group-work,可以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备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将1A的部分    ,改为Brainstorm来呈现单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抛开书本,使导入由浅入深,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衔接更加自然。在新课标和教学设计的思想指导下,我比较成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3、当然,在实践中还会遇到不少具体问题。如教师给话题让学生讨论时,学生有可能提出老师始料不及的问题,教师是否应该让他们继续他们的思维?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刘宽明

上一篇:初中部 李耀泉《初三政治“活动课”之我见》—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王丹平《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