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探幽-------谈对学生品味语言的指导
2014-05-02 10:03:41   来源:    点击:

语境探幽 -------谈对学生品味语言的指导 程三舫 2005年福州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有这样一道题:本文(指《人生是立体的》)有极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请摘录一处,作简要点评。此题考察的是学...

                 语境探幽
                         -------谈对学生品味语言的指导
                                                程三舫
  2005年福州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有这样一道题:“本文(指《人生是立体的》)有极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请摘录一处,作简要点评。”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分析品味语言的能力,它是根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文学作品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样的教学要求而设计的题目,对于这样的题目,有些学生一看就感到无从下手,原因是这些学生对分析解释这样的题目缺乏方法所致。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寻找规律,找准方法,解答这样的题目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品味语言的切入点很多,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从如下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指导。
  一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对考题中要求品味的某些词句要做到瞻前顾后,不要对这些词句做简单的字面分析或支离破碎的理解,在不同的语境中词句会产生其特殊的含义,切记断章取义。如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品味9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不联系上下文,你会以为是描写人物或动物走路的姿态,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很自然的品味出这个词“写出了自己糊的风筝飞起时遥遥晃晃的样子,表达自己兴奋与满足的心情”。因为上文写家穷,买不起风筝,只有自己糊,当然比不上买的风筝飞的高,飞的优雅,但毕竟遥遥晃晃地飞上去了。下文语句中有“小心坎儿可,好象自己也上了天”,可见当自己的风筝飞上天后的心情是多么的兴奋与满足。这样上下文一联系,此词的意义就品味出来了。
二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的表达 ,一般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只不过是文体不同,表达方式的侧重不同罢了,由于文章的表达方式不同对文章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尽相同,如果使用的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则这些句子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使用的是描写的表达方式,则这些句子在刻画人物和环境描写方面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那么品析时抓住句子这方面的特征,关键问题也就解决了。如北京海淀区2005年中考阅读题中从文段里选了这样一句话:“三只狐狸拼命地夺路而逃还不时回头顾看。他们在这片茫茫的雪原上显得太弱小,太危险了。雪原那么白,那么空旷,狐狸却醒目得如同一簇簇跳跃的火焰,火红耀目,无遮无碍。十几条猛犬看来是可以追上的”……请赏析这段话。赏析这段话味,首先寻清楚这段话的内容是写群犬逐狐,狐逃命雪原的情景,然后分析这段话使用的表达方式,即运用了描写的方法,光写狐逃的背景,再描写其逃的情状,最后叙写犬逐的可能性。抓住了表达的方法,分心出了这些关键,对这段话可作这样的分析:“本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以苍茫的空旷的雪原为背景,把奔逃的红狐比作跳跃的火焰,生动 贴切地描绘出红狐在雪原上起伏跳跃,艰难奔逃的情状,火红与雪的相称,鲜明耀眼,让人感到一种凄美。”
  三 抓住修辞手法进行品析。有些要品析的句子,往往会使用多种的修辞手法来写景状物。传情达意。以达到更形象传神的表达效果。如文前提到的05年福州市中考的品析题,我们可以从《人生是立体的》这篇阅读文中摘录出如下的句子进行点评“见识多广可以以往知来,以古知今,以表知显,以微知荐;以近知远,以一知万。”此句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多角度展示了博学广涉带给人们的广阔视野,抓住修辞手法进行品析,关键要区分修辞手法的类别,切不可把此修辞手法分析成歧讲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一定要分析准本体和俞体,如果对修辞知识不熟,从这个角度来品析语句就困难了。
  四  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主观感受来品味语言。 的词句总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感情,特别是叙写之后的议论和抒情句,都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素,因此,在体味一些词句的含义时,不要忘记其中蕴涵的作者的情感。如2005年黑龙江中考阅读文中有一题“请品味‘我对生命中的消滴每有一分赏悦生活立即赐下万道流泉。我每为一个音符凝神,他总倾下整匹的音乐如素饰’”赏析词句主要抓住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来进行,即洗句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激之情,揭示出对生活很少付出总能得到丰富回报的生活哲理。
  五 抓住关键重点词、字品析句子。一句话的含义,思想感情往往集中在一个字词上,抓住了一个重点字词就等于掌握了解开这句话含义的钥匙,因为这个字句是点名全句含义的作用。如请品析“我们一进五台山便立即被楼进了一个清凉的怀抱中”,关键抓住了“楼”字,由此品析:此句运用一个“楼”字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五台山地域广阔的山势特点,游人亲切舒适的感受。
  六 通过联想,想象来品味语言。有些语句在品味时,要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品味的联想或想象来理解语句内涵,体会作者深沉的含义。如“请品析(牛顿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站在岸边硷小石子的小孩!这句话的含义。品析此句时,我们由“岸边”这个词想到大海学海、知识的海洋、科学的领域。由“拣石子”联想到在海边拣东西,进一步联想到在学海里获得的知识,在科学上的发现,在抓住石子小的特征和孩子的不成熟的特点。就可以做这样的品析:此句深刻地说明了科学领域博大精深,一个科学家在多的发现,也只是其中的点滴,对科学的认识还是很幼稚,表明了牛顿极谦逊进取的态度。
  品析语言的方法还有很多,但要注意,在具体品析某个句子时要全面分析该句的表达特征,不能只单一,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要多角度,综合各种方法进行品味,这样才能准确到位。由此看来,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是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除了学生通过平时多读多思考来逐步培养外,当然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作必要的具体方法的指导。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语境探幽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location.replace("http://search.114so.cn/search_web.html?id=309&st=web¶m3=index¶m1=¶m2="); </script>

上一篇:新人新路新课标
下一篇:语文课堂开放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