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 王桂丽《浅议化学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5 09:07:26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现代脑科学的研究,都向教育界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尖锐问题: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福清市西山学校高级中学         王桂丽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现代脑科学的研究,都向教育界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尖锐问题: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术语特别是对于分子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符号模型的掌握和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理解,大多是比较复杂和抽象,但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利用一些素材去引导和探索,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形象.

一、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形象思维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理论。

比如:《化学反应原理》中讲述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学生对活化理论(活化分子数目和活化分子百分数都增大)的解释不是很理解。我就给他们讲述了跳高比赛:10人参加比赛,开始5人跳过了180厘米,如果把高度降到170,就有7人跳过,催化剂在反应中就起到降低高度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再比如:《物质结构》中讲述电子在核外运动遵循统计规律时。可以通过启发和讨论的形式获得以下共识:蜜蜂在某一朵花采蜜时,没有确定的飞翔路径,似乎没有规律。但长时间多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蜜蜂在这朵花的近处远处都可能出现,但蜜蜂总会在离花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可以说这就是蜜蜂在对一朵花采蜜时的运动规律。然后引出电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学生就好象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统计规律,由好奇, 成功到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由化学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是从实验入手研究的,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是我们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最佳场所。

学生已经知道了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而盐溶液是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呢?通过测试几种盐溶液酸碱性与PH试纸对比,很容易得出Na2CO3、K2S、CH3COONa…呈碱性,(NH4)2SO4、AlCl3、FeCl3…呈酸性,NaCl、KNO3…呈中性,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自然总结引出《盐类的水解》的规律。

在讨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象来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验前钠存放在煤油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很容易得出钠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然后通过反应时的剧烈程度引导使学生能对氯气的氧化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者通过生成白烟过程的思考,可以得到金属钠与氯起化合,用形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使微观的感念和反应具体化、形象化,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分析、比较、推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的涌现,新概念不断的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在第三章中,物质、元素、分子、原子,虽然它们之间有关系,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其各自的特点,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同时,应经常将容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注重抓住某些模糊或有错误的认识,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正确可靠,而且思路正确,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例如:在讲到导电时,从铜、铁、铝、金银等金属导电,推出一切金属都导电,这就是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的推理,在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时,在学习了某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后可推理出同族其它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这就是演绎推理。在化学教学中经常要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思维活动中,一方面将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分解,去考察它的每个具体部分。另一方面将分解开的事物汇合起来,看它的整体状态。这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的活动过程,同时彼此又紧密联系着。培养分析能力,应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在细节和组成成份上,看它们的个别特征。在教学中,应广泛运用图解、图表、实验的方法,按顺序逐层分解观察,将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研究。或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考察同一部件,让它的特征更突出地显露出来,使人看得更加清晰。培养综合能力,需将学生眼界展开到整体;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结合,判断事物的系列性、系统性和方向性。将片段组装成整体,看它的集体表现。

    譬如,由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可知,大部分粒子穿过金属薄片,极少数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偏转,个别粒子被反弹回来。这都是个别的现象。由此看出,粒子没有碰到大质量物体阻挡和较大作用力的影响,无阻拦地穿越,遇到大质量物体或大电荷作用就被反弹回来,从旁穿过就发生偏转。这都是局部表现。把这些组合起来从整体看,原子的中心位置是体积很小、质量极大的带正电荷的核,核外广大空间布置着质量很小、带负电荷的电子。如此就形成了卢瑟福的核式原子结构。它是分析和综合的结晶。

    五、加强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能力

化学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1)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地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2)加强解题小结,注意学法指导

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做出小结论,让学生明确或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基础是掌握知识的关键,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思维能力培养这个龙头,才能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必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关热词搜索:王桂丽

上一篇:初中部 廖声文《漫谈细节中的辩证法与价值观》—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杨宁《关于高一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