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严海燕《扮演多重性角色 创设“任务型”课堂》—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4 19:47:02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福建西山学校初中部 严海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任务型”教学的运用日益广泛。“任务型”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自主、合作、创新模式的英语课堂。对“任务型”课堂我充满了憧憬,在教学实践中,我遇到许多疑惑,为了解决这些疑惑,我努力扮演着多重角色。
一、课堂任务的设计者
1、结合教材确定符合学生兴趣的任务话题。
我教的是初三年级的学生。我们使用的仁爱版教材共六册,以单元模块的形式展现了22个不同的话题。复习时,我鼓励学生们从22个话题中作出选择,并提出理由和学习步骤,这样我不仅了解到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同时也让学生们对教材有系统性的印象。
2、联系生活设计真实的任务情景。
“任务型”教学就是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曾有人说:“‘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就是人们每天在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中所做的事。”由此可见,在确定学生喜欢的话题后,我们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将话题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具体到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比如在复习Sports and Games(八年级上册)这一单元时,正赶上东南卫视在我校进行迎奥运拉拉队活动现场拍摄,这为我们的课堂创设了真实的情景,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奥运贡献一份力量。我把这一难得的机会融入课堂,将学生分成小组,先让他们进行自由讨论:As students,what should we do for the Olympics?(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为奥运做些什么?)学生们的主意可多了:有为奥运开幕式拍摄实况录象的、有带外宾参观北京的、有请外宾品尝烤鸭的、更有想与奥运冠军交流交流的……趁机我让学生们将这些美妙的计划表达出来,比一比哪一组积累的英文短语更多,然后写成短文并展示出来。
3、根据学生层次设定任务的难易标准。
除了保证任务的趣味性和真实性以外,我们教师还必须因材施教。同样的话题,同样的情景,根据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任务难易标准。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成绩差别很大。初三(23)班近乎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独立理解教材内容,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在他们探讨问题时给予适当帮助即可。我会要求这些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把知识点作综合归纳和适当补充。初三(11)班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动手动口能力差,我仅仅要求他们熟读课本中的对话,掌握重点词句。
4、任务的设计还要有创新。在教学实践中,任务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实用性、灵活性,这得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教材,应该变“教死书”为“教活人”,在利用的同时,也要酌情作适当的调整和删减。
二、课堂任务的示范者、合作者、欣赏者
任务内容、任务标准设定之后,教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要充当不同的角色,如:示范者、合作者、欣赏者,对学生进行引导、调控和鼓励。
布鲁纳在《最新教学模式》中提出:实现教学任务的最好模式之一是引导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活动中,可以师生互动。我把教室设想成不同的场所,如:商店、餐馆、服务台、诊断室、社区等等。我自己也充当活动中的一员,如:顾客、病人、问路者……当然这些角色师生可以对应互换进行Role-play。我认为教师的参与,近距离与学生互动,一方面引导活动开展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的角色不再单一,增添课堂的活力和趣味。
有一次我感冒了,刚板书完Seeing a doctor 就咳嗽起来,学生们关切地问“老师,怎么了?”我趁机引出课题:Oh,my doctor ,What’s wrong with me ? what should I do ?随意找一位“医生”演示了一个“就诊片段”,接下来鼓励其他的学生合作完成更多的小对话,于是这节课就顺其自然地铺展开了。
除了参与师生互动以外,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也不可避免。在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可能会过于激动,或者不够积极,这时教师要注意适当调空和激励,努力营造理想的课堂氛围。对不够积极的学生,我采用了以下措施:
1)培养自信。学生有时会紧张,这是因为缺乏自信导致的。G·Yule曾经说过:“如果说话者熟知他完成任务所需的外语词汇,将有助于缓解交际紧张。”所以给学生的任务应该是他们熟悉的话题,最好是书面训练过的材料。
2)成立互帮小组。采用“一帮一,结对子”的方法,指定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基础差的同学,负责教他们朗读对话和课文,讲解知识要点,督促课外作业。通过“一帮一,结对子”,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使双方受益,共同进步。
3)机会倾斜。课堂上教师尽量多给一些机会,让胆小的同学或中等成绩的同学多回答问题、表演对话、归纳知识点等等。慢慢地,这些同学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了,成绩也比较稳定并有所进步。
三、公正的评论者
学生的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对于一些细节和错误,教师要及时提出改进的建议。纠正错误时,还可以激励学生一起评判和订正,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英语教学,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落实到学生这个主体上。然而,学生的自主需要教师的指引。所以,教师必须充当多重性角色,给学生以更理想的课堂。
相关热词搜索:严海燕
上一篇:初中部 徐子平《浅谈猜想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杨柳《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