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 欧阳霞《配角的魅力》—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4 19:37:48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现用的教材中,小字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小字内容,有利于教与学。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浅化教材;有助于消除盲点,减少缺陷;有助于先后照应,把握教学思路;作为课堂练习,有助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谈谈思想品德教材中小字部分的运用

福建西山学校初中部  欧阳霞

【摘要】  现用的教材中,小字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小字内容,有利于教与学。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浅化教材;有助于消除盲点,减少缺陷;有助于先后照应,把握教学思路;作为课堂练习,有助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关键词】  小字;思想品德教学;运用

现用的思想品德教材是采用大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多彩,在教学中是教师自行掌握的内容,这就使教学更具有鲜明性和灵活性,也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运用小字部分内容?下面仅以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为例,谈谈我在使用小字时比较注重的几点:

一、有助于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浅化教材。

思想品德课的基础知识体现在教材上,最主要的指每课的重点内容,而利用小字内容突出重点也是个很好的方法。就以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为例,其主要内容要理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那么人民到底是怎么样当家作主呢?学生肯定有疑问,在教学中我充分的运用了小字部分的内容,首先在导入上用了小字部分关于国徽的内容,一方面引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另外一方面利用对国徽的解释说明现阶段人民在国徽中的位置,是为了彰显人民的地位。在具体讲述中又提示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2003年3月全国的3000多名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是,来进一步说明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学生就会觉得人民当家作主是真实存在的,重点就攻破了。

又如《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这一框节重点在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课本在讲述这一内容用了四个案例说明了公民要正确的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我都是先要求学生阅读完成练习,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一过程的完成,使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掌握好所学的知识。而且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利于提示学生四个原则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厚此薄彼高低之分。

教材中的难点犹如挡路石,处理不好势必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突破难点便成了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对于难点,我以为还是应该尽量利用教材本身去寻求突破,而小字往往就是很好的说明材料。

讲《生命和健康的权利》这一框节,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特殊保护是一个难点内容,正文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但课本却用了我国法律明文禁止使用童工的事例进行论证,这里实际是一方面论证我们法律对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进行保护。另外一方面让学生对这一特别现象进行进一步的论证,法律以务实的态度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以小字为突破口,环环解扣,达到化难为易。这样,二段小字既能说明大字内容,又能使大字内容从抽象到具体,并且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深刻印象,从而使学生很轻易又牢固地掌握了有关知识。

二、补充正文内容,有助于消除盲点,减少缺陷。

学生在学习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盲点,对此,教材常用小字加以弥补,作为教师只需根据小字稍加点拨即可。但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对于某些学生,就可能造成其知识上的永远的缺陷。

《公民的义务》一框就公民的两方面义务——法定义务,道德义务分两小结讲,对于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就是正文部分的一个盲点,但是总会有学生有这方面的疑问,小字部分的相关链接,就对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进行了补充讲解,弥补了学生的这一疑问。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之名誉权中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该怎做的问题是正文部分的一个盲点,课文非常巧妙的把这一知识点隐藏在小字部分的事例中,中学生小华被超市搜身,其家长的做法“小华的家长认为商场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场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在讲述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该怎么做的问题时,只要要求学生把商场改为“侵权人”就可以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这些盲点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实现,但它毕竟是学生知识网上的一个空白点,而且也经常会影响教学的完整性,所以我会注重对教材这方面的推敲,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三、有助于拓展教学思路和提升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新课标提出“活动引出结论”的教学新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设置情景和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又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贯穿于教学过程。而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有80%是设置情景或者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一方面其本身就是给教师提供了大量教学事例,又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的生活常识;另外一方面教师又依据小字部分案例寻找身边案例,创设相适应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置于这种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让教师有话可讲,也便于学生入情入境,理解内容。

如在讲《公民的道德义务》这一小节中,课文中设置的是小龚的父亲照顾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的事迹。我就依据这个例子要求学生联系2007感动中国人物的相关人物和事迹,理解“公民道德义务”的含义。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方便了学生的理解。这方面例子遍地即是,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四、有助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现行教材是没有课后作业的,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很大程度上就充当了课堂作业这一角色。现以综合作业为例,说说我在教学当时是如何运用小字部分的这一功能的。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在讲了公民该如何正确的行使权利后,课本在最后又设置了两个案例。老吴因拆迁问题不满而写大字报案例的设置考察学生该如何正确维权,小辛的父母为办手续出售水果、蔬菜等案例的设置考察公民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可在讲完课文后把这两个案例交给学生当堂完成。既做了教学检查又做了课文小结,一举两得。

另外,课文小字部分的事例也给我们考试题目做了题型甚至内容上的参考,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很注意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现在考试主观题多以材料分析题为主,所以几乎每课都与这方面的材料和相对应的题目出现,而且课本上的案例和设问非常具有针对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讨论,有利于培养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教学中合理使用小字的几个主要方面。其实在教学中,小字的作用远不止这几点,有的小字可采用深化记忆、巩固知识、浅化难题,有的可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但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小字部分总还是“配角”,如果一味追求生动丰富而对小字不加选择地都讲,那么就会冲淡主题,而且占用过多课时主要内容也无法讲完。因此,我们应该始终把握住小字对于大字的从属关系,把握并恰当处理好大小字之间的关系,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的原则下,在保证大字教学的基础上,将小字内容有选择地揉进教学,以实现灵活有效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欧阳霞

上一篇:初中部 倪小兰《浅谈英语教学》—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彭立《浅淡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