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 曾京京《如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4 15:45:05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技用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特点就是:要求学习者大量地,不断反复的模仿,训练和运用,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更是如此。而大多数后进生学习不主动,怕吃苦,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知识难度的加深,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会逐渐下降。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很关键。如果教师整节课独霸课堂,学生会认为整天叽哩呱啦的读啊,记啊,背啊,太没意思,从而导致他们厌学英语,对英语没有兴趣。

福建西山学校初中部 

早在几年前,学生中一直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说法,但在当今社会,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懂英语才能长久立足于社会,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技用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特点就是:要求学习者大量地,不断反复的模仿,训练和运用,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更是如此。而大多数后进生学习不主动,怕吃苦,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知识难度的加深,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会逐渐下降。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很关键。如果教师整节课独霸课堂,学生会认为整天叽哩呱啦的读啊,记啊,背啊,太没意思,从而导致他们厌学英语,对英语没有兴趣。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能完完全全地吸引住学生。

西山学校是一个聚集万名学子的大集团,这里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部分学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离异,还有的父母留洋出国。对于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本身就处于一种不健全的成长过程中。踏入西山后,他们中有一些着实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贪玩,叛逆,自以为是变成爱学习,懂事,谦虚的好学生。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让老师们感到困惑,头痛。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其心理,建立师生感情。

后进生群体往往最容易被老师忽视,也最能成为老师的“教育对象”。何以见得?前者是由于他们学习成绩差,老师无法全都顾及到,后者是因为成绩差,学不懂,无心听课。就会在课堂上做做小动作,讲讲小话,看看课外书等等。无疑就被老师们“盯上”了。他们中有一些想学却学不好,而另外一些已经完全放弃,甚至产生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这时需要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从其它的话题导入到学习中去,分析他们的学习状态,找出成绩差的原因。

老师一个期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舞的手势,一句关心的话语,胜过千叮万嘱,无形中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培养了感情,以真诚和信任动其心。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想方设法多多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尝试过各种方法,例如,多利用课余接近他们,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QQ留言……

二、借助集体的力量感染学生。

据本校实际情况来分析,英语学科是三大主科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针对这种现状,学校极其重视英语学科的教与学,采取了各种措施,抓早晚读就是其中一项。早读30分钟,晚读10分钟,对于那些后进生而言,无疑是一种煎熬。我开展了“一帮一”的热心活动,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晚读任务后,成绩好的学生去帮那些不会读,不敢开口的学生。这一活动的开展得到了一定的收效。27班的王鹭达同学就是一名“热心小老师”,他不厌其烦的“一帮三”,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教别的同学读,我当众表扬了他,全班同学给予他雷鸣般的掌声,这不仅仅使他感受到了一种成就,喜悦感,也让其他同学以他为楷模,为自己鼓劲,加油!如果教师能用真正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达到他们自己想学的目的,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大半。

三、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赏识他们。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导致厌学。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需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9班的黄岳成同学,智力上存在一些缺陷,但他每次作业都能认认真真“写满”,(尽管大部分都是错的,但学习态度很端正)上课也很专心听讲。前几次周考,都是个位数的成绩。一次班会课上,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脸上立即露出憨厚的笑容。接下来的两三次周考,竟然考了二三十分。看到他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我们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以及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他们毕竟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四、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他们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刚开学不久,在课堂上我给他们讲过几则小笑话。(有关英语的)如“pen”与“盆”,“哪里哪里”与“where”等;学生爱上电脑课,可以玩游戏,几乎都是英文版的,但有些不明白什么意思。这样促使他们主动去学英语,让他们明白学英语并不是为了出国,而是为了自己在社会上能更好地立足。

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班与班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表现得极为明显。例如,拼读单词时,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讲完一段对话,一篇短文让学生来做“小小翻译官”。看谁的翻译官当的好,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教师的教与学也要形成一种互动。这样,促使学生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积极性,共同学好英语。

 




相关热词搜索:曾京京

上一篇:初中部 饶兵茹《英语教学需要创新》—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陈庆《浅谈教学中的积累》—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