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林静《以“新”教学,构建和谐的课堂》—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4 15:38:37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福建西山学校初中部 林静
[文摘]:当今社会,对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以及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对策等问题的探究,是关系到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的课堂的关键。本篇论文将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构建和谐 新感受 新作用 新方法
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一书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教师成长之路是一条漫长的心灵成长之路”。的确如此,如何将教师的成长过程与课堂和谐优化的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如何将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牢牢联系在一起?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思考并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从三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
一、提高教学水平的新感受
教师要确保在课堂上的每位学生清晰地听到老师的声音,要清楚地看到黑板上或多媒体上的内容,这是一堂课最基本的要求。而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将教材内容作为兴趣的向导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这是对和谐的课堂的基本要求。要想实现和谐的课堂,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是自己再做一次学生。当我们坐进教室的某个角落“扮演”学生上几节课时,我们会发现教学中自己不曾注意过的一些小问题:教师语调有时让人发困 、教师声音有时太轻、教师的字迹太潦草甚至写错字、教师的挠耳动作引起学生的议论和哄笑……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板书上下功夫,要求板书要具有归纳性和总结性,尽量做到精而简,经过这样精心设计,板书的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容易理解,方便识记。如在讲授“变异”这一节课,书中的文字部分学生读不懂,那我就用板书来总结:
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1、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2、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引起但遗传物质未改变
这样书中的内容就简化了很多,学生结合板书就能读懂课本的内容了。另外还要注意字体的大小,巧用不同颜色标识重点。通常我会先把字体的大小写在纸上,放在脚下,看自己是否能看清楚。如果自己看不清,学生也就看不清。这样有了好板书,也可以方便师生共同总结知识点。
(二)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感染力。除了文字,语言就是我们的法宝。为了在教学语言上得到显著的提高,我将自己在课堂上课的声音录下来,休息的时候反复的听,找出自己在语音、语调及语速上的缺点,并加以改正。现在我知道在课堂上什么时候语调该提高,什么时候语调该压低,或什么时候该稍稍停顿下来,不像以前那样说话像打机关枪。经过这样的改进之后,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由此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多新感受。他们会听课了,而且有的学生会说“老师很喜欢你的课”,听了这样的话你能不感动么?有什么理由不上好课呢?
有时在课堂上我故意将语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重新集中起来,有时我稍微停顿。再环顾四周,将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时,我和学生之间有了新的交流。由此看来教学中的细节不可忽视,重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会带来更多的新感受,这无疑是一剂教师成长的强有力的推进剂。
二 、更新教学反馈的新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会被教材内容“牵着鼻子走”,“讲死书,死讲书”,不管学生的反应如何,是否接受了知识,这是比较常见的。当教师的思维没有打开,学生就很难接受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逐渐失去了探究的乐趣,时间久了,对本学科就会产生厌倦,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若教师在课堂上发挥自如,思维灵活,学生也会和你一起动起来,对知识有反应。可想这样的课堂是多么快乐、和谐。因此要上好一堂有意义的课,需要及时、有用的课堂反馈。
经过我的观察和发现,传统的教学反馈只是留于表面形式,没有实效性。于是我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的特点特别是西山学生不愿意思考,但爱表现这样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反馈”。比如:在讲完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之后,我就先让一位学生画“思维树”。(所谓的思维树就是将知识点写在中间位置,然后将生活中有关的内容用箭头写在周围,最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如 变异—有利于生活 ——转基因创造新的人类——鸟的长翅膀基因转入人体——会飞的人类)还请不同的学生上黑板来绘制自己的“思维树”,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教学反馈方式,不仅手段新颖,而且也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我还用了另一种教学反馈:让学生在纸上画上三到四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可以是苹果、圆 汽车等),再将今天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填入到中心的空白处,之后与同桌相互交换。再请个别同学读出纸条上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总结知识;二是让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得以交换借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这些教学反馈都产生了新的作用,学生乐于在课堂上分享学习知识的喜悦,使得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和乐趣,也培养了学生们一种主动、乐观的学习心态。其实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构思新方法,善于抓住学生的心思,教学方法就会有新作用的产生。
三 、督促完成作业的新方法
学生能完成布置的作业,这也是检查我们教学任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有的学生就是忘记做作业,或是厌恶做作业,甚至是敷衍完成作业,刚发的作业本就不见踪迹的也不少。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说教,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作业……我也这样做过,但结果呢?收效甚微 。有什么途径能让学生们乐于做作业呢?经过我对学生们心理倾向的观察,我总结了一些有趣的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在这个学期里,班级的科代表不再保管“学生作业情况登记表”而是保管一个箱子,箱子里投入每一次交作业的学生名单。每倆个星期,我们就会进行一次愉快的“抽奖”。被抽到的学生是受奖励者,会得到一些“特殊”的权利。如可以在下次课成为教学内容中的特殊“嘉宾”;可以在下一次单元考试中加2分或5分;可以得到一张精美的卡片;甚至我还做了些特别“通行证”(如下图所示)
上课时,紧急上厕所特许5分钟! 注:紧急情况用,只能一次。 |
因为XX同学已经对XX知识很熟悉,故可以不交这一次作业 |
因为XX同学已经对XX知识很熟悉,故可以不交这一次作业 |
上课时,紧急上厕所特许5分钟! 注:紧急情况用,只能一次。 |
这样的新方法激起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学生知道,当他们交作业的次数越多就意味着他们获奖的机会越多,拥有特权的机会也多。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乐趣,而我也得以轻松的完成了督促学生交作业的教学任务。由于现在的社会背景是多元化的,学生们的思想很活跃,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往往是短暂的,所以,教师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总之,教师的成长与课堂和谐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了解学生的心理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当我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教学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新观念、新策略、新胆识、新尝试。教师只有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才会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新型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相关热词搜索:林静
上一篇:初中部 邓绍燕《重拾遗失的钥匙》—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饶兵茹《英语教学需要创新》—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