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何小华《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0 10:37:24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福建西山文武学校初中部
随着语文考试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障碍。近两年来,根据我本人批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得出肤浅的经验,那就是把作文批改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当作师生交流的阵地,这样,学生情不自禁地在作文里与你对话,敢在作文里说实话,诉真情,写作起来也觉得有东西可写,写作水平也随着他对你的这种信任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一些写作训练之后,容易把各种话题都写得千篇一律,写着写着又回到老的套路上去了。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如何修改,这时教师就应当给予点拨。例如:我布置了一篇以“秋天”为话题的写作训练。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出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等,但又写到了秋天的绿,但该生写的秋绿似乎不符合要求。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读者走进了秋天那丰收的喜悦里。但本文又写到了秋天的“绿”,写“绿”未尝不可,只是未写出秋绿的特点来。如:春天的绿是新绿;夏天的绿是墨绿;而秋天的绿应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应重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写出秋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这就给了学生指导写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的阶段。他们自以为是大人了,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显得片面或肤浅。例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半命题作文“我感受到了 ”。有一位同学就以“我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为题写了一篇文章,文中指出了学校为了迎接某检查团来校检查,学校就立即布置同学们停课打扫卫生一事。我在文中作了批语: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取材真实,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希望你深入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那次检查时的工作来个比较,学校平时不是一向要求抓卫生工作吗?总之,我认为我们应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凭简单的一件事来定好坏。那次作文后,我发现那位同学的思想认识后来日趋成熟,避勉了其在思想上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
(三)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的阅读范围的限制,取材常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来展开,尤其是我强调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所以从作文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数学老师向我反映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整堂课都没听进去,也不知怎么回事。这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次作文的话题是“信任”。该生在文中写到了自己因老师改卷时少给了一分,与老师争执过一次,受到老师批评,老师的批评让他觉得老师不再信任他,他认为自己失去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后来我在作文批语中写道:老师批改的作业过多,有时难免会出一点差错,这点你应谅解,但老师是希望你进步的,绝不会因为这件事和你计较,请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后来,我又让数学老师找该同学沟通,打开了心结,这位同学打消了疑虑,增进了师生感情。
相关热词搜索:何小华
上一篇:初中部 付北鄂《历史课改之我见》—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黄琴《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