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如何实现道德、情感、意志的内化》—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09 10:51:12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一、现状
老师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感到现在的中学生不如以前好教育了。有些学生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感情脆弱,遇到挫折就无所适从,或干脆逃避,甚至做出遗恨终生的事情。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才先成人”、“德为首”这些口号的提出,从反面说明我们教育界有必要把道德、情感教育提一下了。在这个经济繁荣,张扬个性的时代,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同时也有中学生的道德缺失,情感脆弱,意志薄弱的现象产生,才有了马加爵的罪恶,落榜跳楼的遗憾和玩物丧志的悲哀。
惨痛的现实警示大家,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教育已刻不容缓。新课标明确规定: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原因
影响学生这几种素质偏差的原因主要还是从他们的活动空间去探究。
首先是学校。
学校是学生道德素质、情感、意志教育的主阵地。有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忽视了学生这几方面的教育。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或干脆没有形式,一切工作要服从于提高文化成绩,致使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利,管理跟不上,更有个别素质较低的教师的不良举止、言论也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思想教育主阵地丧失,令人堪忧。
其次是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被称为二类、三类的学生,先不要说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单单不同的家庭背景对其影响就较大。尤其是在私立学校。我在私立学生工作了几年,据本人观察了解,私立学校的学生就较为复杂。与公立学校比较,很有一批诸如父母离异、无家可归的学生,抑或是家长生意太忙根本顾不上照管的学生,他们的家长甘愿多花一些钱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就去忙自己的生意了。凡此种种。
单亲、只顾赚钱,不顾孩子、不重视或不懂如何去教育孩子,无形之中就给孩子思想品质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性格怪僻、行为怪异。无怪乎有人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注视着私立学校的学生。借此我想多说一句,能把一些“魔王”转化成遵纪守法的“人”,这已是学校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再次,社会环境不容忽视。
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今天,对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影响极大;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也不断增多,对于社会的阴暗面,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引导,就容易让学生形成是非不分、好逸恶劳、缺乏同情心、意志不坚强的心理。
教师们亦常感叹:大家辛辛苦苦教育学生一个学期的作用,还不如在假期里学生社会生活影响大,等一开学像染发、蓄发、纹身、穿奇装异服等情况全来了。这时学校教育显得真是苍白无力。
三、措施
如何实现道德、情感及意志的内化把这种品质变成一种自觉地、正常地、积极地认识和一种强劲的动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观念
思想支配行动。只有认识到位,有正确的荣辱感,分清是非,情感上才能变得态度鲜明,行为上才能有准绳。
思想教育可以从以下入手:
⒈重视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及意志力的锻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⒉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正气,摒除邪气,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审美情趣。
⒊用形象的具体可感的典型事例向学生宣传什么是道德素质的高下,情感的肯定与否定,意志的坚强与薄弱。学生能明确地区分开优劣、行动上一般就不会有偏差。
⒋找准切入点。学生各有所好,文学、歌曲、运动等。教师可选好教育学生的切入点,适时教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⒌响应新课标,各学科老师都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⒍教师要身先垂范,身教胜于言传。
第二、注重实践活动
有时我们感觉学生懂的大道理并不少,就是做起来难。据我们成年人的体验,凡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我们的认知就深刻得多,意志力在锻炼中就坚强起来。
所以,学校应该重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各项活动忌流于形式,通过实践,提高他们对道德、情感、意志的认知程度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把神圣的责任感和对美好的事物追求的情感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动力,迎难而上,去磨炼自己的意志,以坚强的意志去开创美好的生活。
第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生教育工作绝不会离开他们的学习生活空间。学生教育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这是一个庞大而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自觉实践,成为一代朝气蓬勃的有生力量。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思想保障与实践机会。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担负振兴中华的栋梁之材,任重而道远,为了这个目标,还需全体教育工作者地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争取更好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初中部 《几种心理效应在困难生转化中的运用》—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渗透爱心,努力让学生感动》—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