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张恒浩《爱于心,践于行》—西山学校第七届关爱演讲决赛
2014-03-19 19:03:55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从这句话中,我认识到:爱学生是我们老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那么,我们该怎样关爱学生呢?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爱于心,践于行”。
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从这句话中,我认识到:爱学生是我们老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那么,我们该怎样关爱学生呢?我认为,关爱学生,就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轻轻地抚摸,一句热情的鼓励,都可能得到孩子们的信赖,都可能树起孩子们的信心,都可能唤醒孩子们沉睡的潜能。
成长阶段的孩子需要爱的指导,作为副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兴趣爱好的学生群体。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因此,作为副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等情况,而且要细心观察到他们情绪上的变化,才能把握他们的情感走向,作好引导和教育工作。
接下来我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我曾经带过的一个学生。某某是个不爱说话,性格既孤僻,又暴躁的学生。在课间,他从来不与其他同学交往,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很少参与,而且每当回到宿舍,他都会第一个守在电话的旁边,只要电话响起,他就会在瞬间接起电话,喊“妈妈,妈妈……”他的反常表现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就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解,这才知道,某某是四川人,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母亲。他的父亲为了生计和供他读书,来到福州打工,没有时间照顾他,只好将他送到西山学校。可能就是由于家庭不完整引起的心理阴影,导致了他心灵世界的荒漠,让他看上去跟其他同学迥然不同。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年,正是享受母爱的时候,却因为母亲的去世而变得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一声声凄凉地哀鸣,让人无不同情和怜悯。
从此以后,我就特别留心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我觉得,改变这类孩子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关注他,善待他。
首先,真情投入,让他感受别样的爱。平时,我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找他谈话,询问学习和生活是否有困难。同时也开导他:“母亲的去世是不可挽回的,现在你应该好好学习,不能让辛苦的父亲操心。”平时作业上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做错的,我都会让班级中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他。我用自己真情关怀的态度,用亲切温和的语言,让他在被充分理解和尊重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关心。同时,他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赖的人。这样,他原来紧闭的心扉慢慢打开,渐渐地接受了我的教育和引导。
其次,用更多的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赏识尤为重要。以后,我就注意发现他的闪光点,一旦发现,就大加表扬。慢慢地,他的脸上偶尔会有一点笑容;渐渐地,他和同学、老师之间也有了话语,暴躁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了。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我对他的关爱和肯定,以及在他身上发生的变化,我深深地认识到,只要能针对孩子的优点去肯定他、鼓励他,他必然会变得更好。即使一个幼小的孩童也会有极强的自尊心,尤其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带有很强的自卑感,自尊也极其脆弱,他们往往被周围孩子们的小群体冷落,幼小的心灵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和抵触。我们都知道情感教育要从“换位思考”开始。具备“换位思考”的人,能够在认知自我情绪的基础上,体会他人的情绪,并进而将自我情绪传达给他人。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多肯定他,鼓励他,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应该让他树立自信,快乐成长。
为了真正抓住他的心,使他从此走向重新塑造自我的道路,我和他订下了“君子协定”:一周谈一次话 。在他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我及时给与关怀;在他犯了错误,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我给她语重心长的劝告。对于他易于冲动、暴躁、孤僻的性格,我指导他学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与同学相处,融入这个集体,从此,我们之间经常进行敞开心扉的交谈,逐渐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我看到他越来越合群了,也不再冲动暴躁了,还能主动帮助同学,学习成绩也由过去的倒数几名上升到班级的中等,他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看到他的变化,我的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
类似的例子不止这一个。通过这些实践,我深深的感悟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不能只是挂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否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便是一句空话。关爱学生就是关心爱护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做一天容易,做两天容易,长时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不那么容易。所以,我们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付诸行动,持之以恒。而这需要动力,动力源于何处呢?动力就在学生那里。只要明白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没有学生的一切就没有老师的一切这个道理,就会全力以赴,去关爱学生。他们的日常起居,他们的思想动态,他们的学习状况,他们的身体状况我们都必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有快乐我们与其一起分享,他们有困难我们与其一道分担,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总之,副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工作,只有从小事认认真真做起,从小事踏踏实实做起,因势利导,做到润物细无声,给学生更多的关怀,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一个班级管理不成功的副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有了爱这个支点,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份快乐。
作为教师,作为副班主任,我们是极其平凡而又普通的,我们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却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把阳光带给学生,帮助他们驱散心灵的阴霾;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把爱心带给学生,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爱于心,践于行,让爱的教育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灵!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