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主稿:
李波龙 审核: 日期: 教师:
知识与技能: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被处死。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政变。《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从而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提高学生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进步。
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导读”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名校课堂”本课的“课堂预习”部分。
二.本课导入:
英国国旗和国徽的由来(ppt)及英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图)
由此导入新课:
(一)原因
请同学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可能性)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的机遇
2)手工工场与圈地运动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和新贵族的出现
3)都铎王朝重商主义政策的推动
我不允许议论我的政权; 君主制是地上最高的制度,君主是上帝的总督。政治:解散议会 经济:肥皂、盐、酒、煤专卖
思考: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损害了哪些人的利益?为什么?
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二)过程
- 1、苏格兰人民起义(1638) ——导火线
- 2、新议会召开(1640) ——开始
- 3、内战(1642—1648)和处死国王查理一世(1649.1) ——发展
- 4、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复辟(1660) ——曲折
- 5、光荣革命(1688) ——结束
|
备注: |
教学过程:
- 开始标志:新议会召开(1640)
- 斗争双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
- 内战:纳西比战役(1645)战争中的克伦威尔及其军队
- 高潮: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1649年)
- 护国主政治(1653—1659)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质:军事独裁
- 查理二世复辟
- 光荣革命(1688年)1689年《权利法案》
(三)意义
- 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确立君主立宪制
- 2、开辟道路: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四)小结:
|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
开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
1640年召开议会,要求限制王权,揭开了革命的序幕
1642年内战爆发,克伦威尔打败王军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查理二世复辟 |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
意义 |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动了世界历史进程。世界历史进入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
(五)作业:当堂训练,练一练,及《名校课堂》本课“当堂训练”和“课后作业”。 |
|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