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调整意见 |
课堂导入: 位于东西方之间的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本课主要叙述了阿拉伯人发展和传播阿拉伯数字,以及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所做的贡献。 自主学习: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创造者:印度人 2.传播者:阿拉伯人 3.发展经过: ①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②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③12世纪初,这一简便计数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④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此后,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二、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行纪》 1.马可·波罗其人 (1)国籍:意大利人 (2)经历: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担任朝廷官职,学会了汉语和蒙古语,游遍中国,考察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从海路回国。 2.《马可·波罗行纪》 (1)作者:马可·波罗的狱友 (2)内容:记述马可·波罗东方见闻 (3)影响: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合作探究: 1.数字的发明有什么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2.学生对照42页《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动手圈点和标注: A、陆地商路的主要路线: B、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线: C、这些欧亚主要商路的历史作用 精讲点拨: 1.组织学生阅读第41页“导入框”、42页《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和45页“自由阅读卡”,温故知新: 2.《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与“丝绸之路”是一脉相承的。请从这幅地图提取有效信息,说出:“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区?最远到达哪里?(“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在陆地上,另一条在海上。陆地上是由中国出发,向西经过中亚、西亚,到达北非和欧洲;海上则是从中国出发经过西太平洋、印度洋到达地中海一带。) 3.根据课本41-42页内容归纳:为什么说阿拉伯商人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例如,他们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制作,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课堂小结:构建本课知识体系(见PPT) 达标训练:《名校课堂》中的本课的“当堂训练”部分及“课后作业”部分的第一道大题。 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