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西山思想政治课程
2014-05-02 10:06:53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走进西山思想政治课程 以往政治课堂因它的口号多,理论多,枯燥无味,一直未获得学生的青睐。现在教育改革,教材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教材由空洞远离学生实...
走进西山思想政治课程
以往政治课堂因它的口号多,理论多,枯燥无味,一直未获得学生的青睐。现在教育改革,教材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教材由空洞远离学生实际的理论走进了学生的身边,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那么,在这种大背景下,我校的政治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呢?从今年初一政治备课组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 期待 学生成功的基石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有希望才会成功。对于学生来讲,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学生总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所在,就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地期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充满信心,才会产生进步的动力。从而出现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热情地期待学生,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在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上,做起来更难。我刚开始接1---9班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接的9个班都是优生班,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并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时的注意把这种信心期待传递给学生,要求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看成是具有潜能的,是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困难生我也告诉他们“你们只是暂时的失利,只要你努力,成功离你不远”。在期中考试的前一节课,我在每个班都讲这几句话:“你们都是老师心中的优秀学生,你们是每一个考场里的优秀学生,只要细心,耐心加信心,成功、荣誉和鲜花必终属于你。”考试结束后,我带的1—7班9班共8个老生班,有7个班进步,只有3班退步。实际情况是1---7班9班在原小学部除1班外,基本都属“老大难”班级。
因此,作为教师,当面对学生时,心中一定要充满期待,因为教师的态度能够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 激发兴趣从抓事例说起
歌德讲:“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可见,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益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否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将对学习效率及学生参与程度起关键的作用,学生只有乐于学习,乐于探究才能使学习过程变成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我在课堂上的导入开头一般都创设情境或用故事,案例导入,以吊起学生的口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兴趣。例讲《保护自我》,我对比举了两个例子,一是98年流星雨夜晚14岁的姐弟外出观看,被“假联防队员”诱骗使姐姐死亡。二是99年的一个夜晚14岁姐弟在街上游玩被“假警察”诱骗,姐弟二人机智脱险。问学生“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果当时是你碰上了类似的事件,你会如何做?”从而吊起学生胃口,使探索学习的兴趣高涨,学生对题目有了兴趣就有了好的开头,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再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则教学收效甚好。
三 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节课都新奇
初一思想政治使用的是新教材,它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实践、思考。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是处于平等对话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用如下的方法:1讨论式、辩论式,如《身边的诱惑》、《自我保护》、《享受学习》等,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2谈话法。如《兴趣与情趣》、《走进青春》、《自我新形象》等,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生命的意义,体会生活的美好。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学习的机制。4注重合作与探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合作者。学生是自主学习的探究者。5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服务。在教学中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使用信息技术,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学会从网上查找资料。
以往政治课堂因它的口号多,理论多,枯燥无味,一直未获得学生的青睐。现在教育改革,教材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教材由空洞远离学生实际的理论走进了学生的身边,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那么,在这种大背景下,我校的政治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呢?从今年初一政治备课组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 期待 学生成功的基石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有希望才会成功。对于学生来讲,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学生总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所在,就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地期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充满信心,才会产生进步的动力。从而出现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热情地期待学生,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在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上,做起来更难。我刚开始接1---9班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接的9个班都是优生班,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并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时的注意把这种信心期待传递给学生,要求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看成是具有潜能的,是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困难生我也告诉他们“你们只是暂时的失利,只要你努力,成功离你不远”。在期中考试的前一节课,我在每个班都讲这几句话:“你们都是老师心中的优秀学生,你们是每一个考场里的优秀学生,只要细心,耐心加信心,成功、荣誉和鲜花必终属于你。”考试结束后,我带的1—7班9班共8个老生班,有7个班进步,只有3班退步。实际情况是1---7班9班在原小学部除1班外,基本都属“老大难”班级。
因此,作为教师,当面对学生时,心中一定要充满期待,因为教师的态度能够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 激发兴趣从抓事例说起
歌德讲:“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可见,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益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否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将对学习效率及学生参与程度起关键的作用,学生只有乐于学习,乐于探究才能使学习过程变成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我在课堂上的导入开头一般都创设情境或用故事,案例导入,以吊起学生的口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兴趣。例讲《保护自我》,我对比举了两个例子,一是98年流星雨夜晚14岁的姐弟外出观看,被“假联防队员”诱骗使姐姐死亡。二是99年的一个夜晚14岁姐弟在街上游玩被“假警察”诱骗,姐弟二人机智脱险。问学生“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果当时是你碰上了类似的事件,你会如何做?”从而吊起学生胃口,使探索学习的兴趣高涨,学生对题目有了兴趣就有了好的开头,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再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则教学收效甚好。
三 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节课都新奇
初一思想政治使用的是新教材,它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实践、思考。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是处于平等对话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用如下的方法:1讨论式、辩论式,如《身边的诱惑》、《自我保护》、《享受学习》等,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2谈话法。如《兴趣与情趣》、《走进青春》、《自我新形象》等,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生命的意义,体会生活的美好。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学习的机制。4注重合作与探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合作者。学生是自主学习的探究者。5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服务。在教学中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使用信息技术,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学会从网上查找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转变观念,把课堂交给学生——对文言文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福建西山学校初中部 张港明《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