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郑彪《如何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0 16:19:38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江西省西山国际学校初中部
利用好自主支配的时间,这是锻炼“会学”能力的好机会,也是掌握学习方法的好机会。下面就数学学科学习要求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其中让学生获得成功是激发兴趣的助推器。
其次,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学生“学会”,更要“会学”。“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它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1、“读一读”数学书。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了解一些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常识。
2、学会“复习”。复习有多种,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复习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另一种叫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初三的学生不妨利用晚自习,周六,周日进行一次系统复习。我们可以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一下自我整理,排成一条龙,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做一些基础训练题,做到“温故而知新”。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订出切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教师和家长也要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复习方法。
3、多“做一做”。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要多做一做习题。平面几何可以每天做一题,坚持不懈必有好处,因为逻辑思维能力是突击不出来的。同时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多“想一想”。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进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5、多“讲一讲”。同学在一起可以多讨论一些不会做的题目,要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去议,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差错、漏洞,大家越辩越明,也印象最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还要利用自主支配时间进行心理训练。应试是一次次挑战,更是一个个潜在的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呢?有人认为,扎实的基本功是应试的关键,心理素质用不着太多的关注,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会功成名就。其实不尽然,有关专家曾对高考落榜生和高考佼佼者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高考状元进行过研究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最大区别不是智力,而是应试中的心理状态。这一结果与许多研究相吻合。例如,有人曾对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应试中的心态,第二位的是考前状况,第三位的是学习方法,我们最重视的记忆力却排在第17位。事实上,侧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已经是各类考试改革的大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应试中的心态对应试的成功将日趋重要。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考生,可以较好地预防考试焦虑,防止疲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好地克服应试中的挫折,能够积极地改进学习方法和应试技能,较好地运筹时间,减少应试中的心理损伤。他们不会为一时的得失而扰乱心智,不会在老师的题海战术中随波逐流,他们视压力为挑战,在压力的环境中沉着冷静,心灵舒展,保持自己的个性,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们善于反思、善于探讨学习的捷径,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技能。他们不一定有过人的聪明和勤奋,却凭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劈波斩浪,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考试的成功。可见,应试中的心理状态对考试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成功=勤奋+方法+平常心。事实也是如此,只有学习勤奋的学生,才有考试成功的可能。而除了勤奋,还应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是,为什么总有一些原本十分优秀的学生在考试时却惨遭滑铁卢?这些学生失败的原因几乎都是因为缺少了一颗平常心,即心理素质较差。由此可见,考试成功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即勤奋努力、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是要在学生消除大脑与心理疲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复习时要精讲精练,做到有张有弛,。我们可以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试卷,做到“正确、迅速、整洁”,训练考试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成不骄,败不馁”,紧张而有秩序,培养“严肃、严格、严密、严谨”的思维品质。
相关热词搜索:郑彪
上一篇:初中部 张宝成《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福清西山学校 创建积极课堂,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