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李小青《抓好课堂“小尾巴”》—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0 16:05:00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江西省西山国际学校初中部 李小青
教学是一门艺术,任何一堂课,既要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又要让学生从所学的知识中懂得些许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语文课,更是如此,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教学,应该如一篇“形散神聚”的散文。采用的各种传知手段是“形”,愈生动活泼愈好;瞄准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是“神”,愈集中凝炼愈好。而往往每堂课的“小尾巴”,即结束前的几分钟,往往被很多老师忽视。这就使得整堂课达不到完美的效果。
课堂“小尾巴”应该如散文的高潮,当为画龙点睛之笔,精彩绝伦之时。有的教师在“形”与“神”方面有较好的实施和体现,而在“高潮”上却往往把握不力,形成败笔,或蛇尾绵长,或草草收场,或平淡寡味,或任意放羊。这种散体收尾,课后总会有叹惋之感;这种教学,当然不会令人满意。现摘取一例,献给同仁,敬请大家指正:
《伤仲永》结课实录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同作者一样,都为仲永感到十分惋惜。方仲永的悲剧故事说明了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他的悲剧对我们有哪些启发?现在还有5分钟时间,请大家讨论一下。
(幻灯片显示)方仲永的变化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教师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观点新颖,展开讨论。)
(同学们七嘴八舌进行讨论。)
(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手。)
二、教学实录
师:大家勤思考,发言积极,很好。下面就请一位同学第一个发言,你来。
生: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他年幼天资过人,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祸根。
(话言刚落,一生忙举手发言。)
生:准确地讲,是周围人害了他。为了满足好奇心,有的请客,有的用钱买他的诗。
(这时,有学生喊出:“不对”。)
师:哦,不怪周围人,那该怪谁呢?请你说说。
生:‘邑人奇之’不只是好奇,也是尊重的意思。这种情况是正常的,重视人才嘛。
(有学生点头,出声附合。)
师:“重视人才”?观点很新鲜。那么,这样“重视”的结果怎样呢?请继续说。
生:结果出人意料。“邑人”的好心却被他贪财的父亲利用,整天拉着他四处拜访,“不使学”。
师:一语破的。他父亲为了眼前小利,剥夺了方仲永学习的权利,害得他才能衰退,这样的父亲现实生活中还有吗?
生:有。(齐声)
师:好,请这位同学谈谈。
生:有不少家长以家庭困难为由,让孩子中途辍学打工,荒弃了他们的学业。
生:你说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心切的,整天叨唠孩子要怎样怎 样,也不管我们是不是那块料。(另一生抢着说。)
师:你说的“那块料”,就是指天赋吧?天赋不好,能不能成才?从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举例说明。
生:天资不好,只要努力,也能成才。《孙权劝学》一文中的吕蒙和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他们的成才故事就是例证。
师:很正确,吕蒙和海伦·凯勒与方仲永,正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后天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同学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
师:好,同学们,最后老师布置一道作业题:课后请同学们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用以自勉。
(幻灯片显示《为学》结句)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学生齐读,宣布下课。
相关热词搜索:李小青
上一篇:初中部 张亚萍《生物教学在实施课改中的障碍浅析》—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周静《美术课愉快教学浅谈》—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