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林峰《重视行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09 19:20:30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重视行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学校文化建设对办学的质量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办学的历史,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把办学比喻作建楼房,它好比是地基。如果一所学校不能形成自己积极的、向上的学校文化,这所学校就很难有生命力和竞争力。X学校始终坚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学校办学质量得以提升,特别重视行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使数以万计的学生慕名而来,学校声誉影响到国内外。
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可以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精神文化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趋向性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特征和目标追求,以及维持其正常运转和教学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生产、生活和文体活动等设施设备以及花卉、树木、草坪、园林、雕塑等环境;和具有大众认同度的传统习惯。行为文化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它是师生员工在学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种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规模和文化品位,它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
教风、学风、作风是学校教师、学生和管理工作者行为的集中表现。教师的行为垂范具有主导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作用。
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支柱,行为文化则是所有文化的总折射。我们充分认识到:首先,作为校园行为文化主体的师生员工,特别是庞大的学生群体使校园充满着生机,这种年龄段的群体具有:心理不成熟,思想可塑性大,行为个性化强,易受外界影响等特征。因此,必须以正确的行为文化对全体师生的行为取向进行引导。其次,随着社会转型和信息时代的加快,各种思想潮流不断荡漾他们,各种行为现象层出不穷,其中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一些“不良的、腐朽的、没落的”行为成份,而校园对社会所有行为都具有极强的敏锐性和以极快的传递速度传播到师生之中。防范不良行为侵蚀、甄别是非行为的成份,应该是校园行为文化的内容之一;再次,校园本身担负着创建和传播知识,指引行为方向的正确选择和促进师生行为文化养成的社会职能,所以建设校园正确的行为文化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基于对行为文化的认识,学校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规范》和《守则》为准则,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以高尚的道德风尚、价值观念和人格意识等形成特定的精神环境,建设和谐行为文化的氛围,引导师生员工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让科学的精神和理智的态度选择传统的文化和外来的文化,将传统的、外来的先进文化和现代的文化整合、协调和交融,以营造校园行为文化的纯洁性;引导师生趋利避害推陈出新,构建良好的行为文化氛围。
我们主要就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这三方面的行为文化的建设,来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一、学校管理是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
X学校的管理是全程管理的学校,它十分重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养成,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养成就是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为了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行为文化建设的成功,学校管理者和他们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才有今天氛围校园行为文化。我们的管理突出“三个强化”。
1、强化名家、专家管理。学校是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地方建设的关键,仅仅依靠行政管理是不够的。学校聘请了管理名家、专家管理学校,重大决策与重大事务由学校各方面的名家、专家集体讨论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才符合办学的客观规律,才能被广大师生所认同。
2、强化三大层次管理。实行学校、学部、年段三级管理网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管理整体水平。
3、强化职能部门管理。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对全校工作协调、指挥、实施承上启下起重要作用的部门。是学校中层组织的主体和核心。强化部门管理,就是强化学校、加强学校综合管理能力的建设,只有把职能部门建设搞好,才可以实施师生行为文化养成。
二、教师管理是行为文化建设的前提。
我们采取“四个提升”的做法:
1、提升教师行为规范要求。规范教师行为首先要从管理行为规范开始。学校制订了完整的一整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着重从培养教师良好的习惯规范入手,通过塑造教师的习惯来打造教师的行为文化,用教师行为文化来塑造学生行为文化。
2、提升师德形象要求。在教师的行为文化中,教师的师德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教师的工作态度、文明礼仪、精神面貌等等。学校抓住师德这一教师行为文化的关键,开展一系列的师德学习教育活动,以先进教师的模范行为,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爱生执教,无私奉献,打造出了一大批“师风正、师德高、知识博、教艺精”的教师队伍。
3、提升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以平等、尊重、引导为原则,构建师生为一体的教师行为文化。师生无亲疏,无论哪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个学生。在X的校园里,我们的教练与学生同吃、同住,共同生活;我们的生活老师,精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我们的教师,在他们眼里没有差生,只有耐心的引导,精心的培育,给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提升教学研究的质量要求。在X的校园里,有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挑战。北大、清华附中附小的远程教育,校园网的综合运用,新课程改革实践为教师的行为文化注入了活力。
三、学生管理是行为文化建设的主体。
对于学生我们主要实施“四个加强”。
1、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小学生年纪小,行为习惯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行为的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学校把常年的养成训练和养成教育放在主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首先加强纪律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文化。根据学生来源于全国各地,思想参差不齐,自控能力的不同,学校制定了《X校学生手册》,以此规范全体同学的行为。
其次,规范根据不同时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适时地出台了有关的纪律条文,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再次,全校员工全程跟踪学生训练良好行为养成。
2、加强家校联手合作,共同塑造学生行为文化。现代社会里,家长往往一味地强调子女个性自由的发展,放任了对他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教育和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通过办家长学校、专家讲座、深入家庭、电话沟通等形式配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行为文化养成。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转化成为文化行动,是通过班会、晨会、校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向学生灌输道德理论,在理论上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道德修养、遵循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充分运用多种丰富的载体,在娱乐之中使学生人格修养、道德修养得到升华。
4、加强对差生的转化教育。X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相当部分是比较难管理的学生。但几年来,我们对学生采取了跟踪教育,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开展全方位转差工作,实行责任到人,成绩与奖金挂钩等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了纠正。
四、课堂教学是行为文化建设的渠道
今年,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心工作,愉快学习”的口号。如何让教师开心地工作,学生愉快地学习,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尝试。课堂教学是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渠道。创建课堂教学行为文化是为了探索新路子,形成课堂教学新面貌,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也为了形成教师开心地教学,学生愉快地学习的局面,创建和谐的校园。
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教育传统观念。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注入关爱和信心,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勇敢地挑战,在课堂上尽情地表现出“童真、童心、童趣、童智”,从而开展学生智能,形成学生文化。
和谐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乔治·梅瑞迪斯在《喜剧论》中说:真正喜剧的标准,是看它能否引起思想含蓄的笑。这里所说的“笑”,就是幽默,它与文化的关系显而易见,课堂教学行为文化也离不开“幽默”的这一衡量标准。我们要努力创设这种课堂教学行为文化,“亲其师,信其道”,一阵阵笑声响起在课堂上,师生关系宽松和谐,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劲头也上去了,班风、学风自然跟着好转。
一所学校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重视学校正确的行为文化建设,才能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只有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强大。
相关热词搜索:林峰
上一篇:初中部 林峰《落实“四个到位” 强化德育工作》—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程三舫《语境探幽》—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语境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