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蔡克洪《“和谐校园建设”之我见》—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09 11:01:23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自3月5日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就是要协调各种利益,综合不同意见,化解复杂矛盾。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也是党和政府提出的现实目标,是我党的执政能力增强的体现。这说明我国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时代。
和谐的核心是民和,教育是民和之基。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阵地,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既包括物质条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的和谐,这将直接关系到工作、学习效率的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学校的长远发展。所以,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和谐的校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谐校园是一块有创造活力的天地。列宁指出: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学校发展必须坚持和弘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积极营造一种你追我赶、推陈出新的工作、学习环境。使一切有利于教科研、提高工作成效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古人说,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学校教科研的深入开展必须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配合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肯定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探索到的新方法、新思路,鼓励教师对这些亮点反复琢磨、加以提炼、大胆采用,从而成为本班、本年级特有的教风和学风。正是由于西山学校的这种做法,才使得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也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业有专长,学有专攻”的师生。
2、和谐校园是讲道德、讲法制的圣地。中华民族是一个道德至上的民族。校园道德建设必须要培养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扶贫救困的崇高精神,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我国社会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未来社会生活中不懂得一点法律知识的人将是极其可悲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基本能力。学校必须依法办校,教师必须依法执教。学校和教师都必须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并自觉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强烈法律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西山学校在十多年的办学中积累了一整套以教职工的人格感化学生人格的办法。要求教育工作者从衣着打扮到言行举止要为学生作出榜样,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正利用一切机会开展遵纪守法、文化礼貌宣传教育活动。主要利用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周例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进行常规性的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也经常开展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请政法系统的领导到学校讲座、去部队参观、举办少年军校等活动使学生受到教育,得到煅炼。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班级的纪律、出勤、卫生明显好转,学习成绩一年比一年好。
3、和谐校园应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校内师生的个性和谐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造就和谐的师生个体就是要使每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学校、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个人能融入部门、融入学校,成为其中和谐的一员。当然,这种和谐不是说不存在矛盾和纠纷,重要的是个体与学校都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和纠纷。这种人与人的和谐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班级、学生与学校的和谐,也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的和谐,还包括学校领导与学生、学校领导与教师等人际关系的和谐。用西山学校校长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利于团结的话少说,具体的工作多做,工作、学习方法多想”。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和广大教职工参加各种文娱活动,拉近了情感差距,得到心灵的沟通。这也是西山校园一万多人能够始终政通人和的一个重要原因。
4、和谐校园要分工和谐。学校分工和谐涉及到员工比例构成的合理性,工作、学习效率的最优化、师生地位的公平性等问题。和谐的校园尽量调整到人尽其位、人尽其职、人尽其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好每一位学生。每位教职工都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义务和责任,也应该有为学校创造更大价值的热情。西山学校目前在校教职工逾两千人,人员分工一般比较细化,工作职责明确。正是由于这样,若大一个西山校园你不管何时去参观都感觉秩序井然,师生的生活都有条不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渐提高,学习成绩一年上一个台阶。
5、和谐校园制度应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协调好各方面利益,激发工作、学习热情、整合校园资源、调处校内矛盾,维护学校稳定发展的最优化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制度改革达到创新管理的目的。这种创新管理的内容包括校内激励机制的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肯定师生的首创精神;也包括学校管理和控制机制的建设,培养和储备教育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创造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模式,使学校整体运行朝着良性轨道前进,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持续、快速的提升。近几年西山学校学校正在进行保障机制的建设,逐步理顺分配制度,完善工资结构,大胆引进管理人才和教学能手,调整领导结构。各部门的管理制度都印发成文,由学校汇编成册。
6、和谐的校园还要有和谐的外部环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层次,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和改革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发展同在,处理好学校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利用好各种资源与信息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主管单位、兄弟学校、学生家长等对学校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协作、信任关系。同时,我们也要以开放的眼光给自己学校定位,从而获得外界的支持、享受到更多资源,谋求学校的长远发展。
以上所述,是学习了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后,联系到我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而提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请求同行们加以指正。
相关热词搜索:蔡克洪
上一篇:初中部 《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与探讨》—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 初中部 蔡克洪《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构建》—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