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 辛波《让学生“自治”三条件》—西山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
2014-04-07 16:08:31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自治”不是说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决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智慧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科学的引导,实现让学生自我管理。在实践中,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具备三个条件。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让学生“自治”三条件》。都说初中生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自制能力差,需要老师的严格监管。在孩子心目中,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需要那么多的约束,要求有更大的自由,在成人想法与少年思想相矛盾时,我们成人是试图征服他们呢?还是顺势而为,还给他们自由?我觉得应该给予孩子们高度的“自治”权。

“自治”不是说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决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智慧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科学的引导,实现让学生自我管理。在实践中,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具备三个条件。

一、     民主是前提。

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家庭背景、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等差异很大,而我们常规的班级管理制度往往会大众化,没有充分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诉求,可能在执行制度时会伤害到他们,从而产生对立情绪。因此,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我们就不能生搬硬套,不管班情,而应鼓励每一个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到理想目标,小到生活细节,不同层次的学生表达的是不同的诉求。对班级管理有好建议的同学大张旗鼓的表扬,肯定他们动脑筋,为班级着想。不少同学细心观察班级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把我为班级提建议作为自己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实施过程中,我十分尊重学生的建议。学生的每一个“小点子”都是通过他们动脑筋,多观察才发现的,不管正确可行与否,对他们的积极性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建议可以随时提,随时交由班委讨论,合理合情合法的马上采纳使用。我班张海同学对武术很感兴趣,由于基础差。训练时间欠缺,他建议我能否成立一个武术兴趣小组;实行一对一的辅导,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孩子有兴趣,应给予支持,于是我把张海同学的想法在班上公布,立即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五人一组的兴趣小组应运而生,不少同学进步很大。同时张海同学看到自己的点子被采纳,笑容挂在脸上。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民主的核心。要容的下优生给班级的荣誉,也要容的下困难生给班级带来的麻烦。在表扬优生的同时,也要客观地提出他们的不足。在批评差生的缺点时,也不妨拿放大镜毫不吝啬的夸大他们的闪光点。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老师嫌贫爱富,他们会记在心里,表现在对你的漠视上。如果你一碗水端平了,你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的是“铁包公”的形象。你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认为是真诚帮助。这样,生生和谐、师生和谐,何愁什么工作不好做?

二、     制度是保证。

制度的可行与否我认为在于制定的细节化,要与时俱进。如我班的宿舍卫生制度,除了卫生委员全面负责外,每个宿舍每件事情都分到人,以116宿舍为例:

陈林负责整理室外悬挂的衣服

王天宇负责扫拖房间地板卫生;

游新能打扫门前花池的卫生;

游烽钧负责倒房间垃圾;

李汝鹏负责抹桌子兼摆牙杯;

黄佳斌摆房间水桶及水壶;

陈鹏宇负责摆拖鞋、布鞋;

分工细了,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了,不仅对自己有了约束,更能帮助别的同学纠正坏习惯。同时卫生也进步了,我班宿舍多次被评为“文明宿舍”。

执行制度的效果关键在于执行过程要从严从快。班有班规,如同国有国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别看学生一个小小的错误,如果不果断、及时、公正的解决,给我们带来的麻烦是不可低估的。相反,我们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不仅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习惯,而且还能起到教育他人的作用。

三、舆论是关键。                   

     班干部在班级舆论中的地位不可低估,因此,担任班干部的同学应该是行为习惯好、思想纯正、成绩优秀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就是班级舆论的风向标。有时候,用身边优秀学生的例子去教育学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决不能以黑治黑,以暴治暴。我班号称“猴子”的郑呈凯在小学四五六年级都是他母亲每天坐在教室里陪他度过的。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爱吹牛。刚到班级,教室、宿舍总有他“猴子”般的身影闹来闹去,当然上课也不例外。班干部见他上课总是讲小话,影响班级纪律,班委会商量的对策就是这样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给他一点教训。我得知后。向班委会的同学讲明道理:如果你们这样做,在同学们心目中;班委就是老师的打手,这样只会让全班的同学反感。人人都这样想,我犯点错误就被班长打反正老师是支持他们的。这只会败坏班委的形象。我给他们提议:对讲小话的现象我们要做细致的工作,把每天讲小话的次数做好记录,可以讲,但必须一天比一天少。宽容了这些同学,给了他们转变的机会,这不,郑呈凯现在和其他同学一样守纪了。

班级中小派别、小团体的核心人物在班级舆论中也不容忽视,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你将他们列为“黑名单”,他就会组织一次“恐怖袭击”。我们要将其分化瓦解,有时候把他们吸收到班委会的成员中来。化敌为友,效果极佳。此外,我们还应充分利用好班级黑板报、宣传栏等大张旗鼓地宣传班级中的点滴好现象,让正面舆论蔚然成风。

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班风建设的关键,也是让学生自我管理的关键。在平时生活中,总有一些同学喜欢打击讽刺那些坚持正义、积极上进的同学,企图让他们不求上进的思想占领班级思想的主导地位。这就需要发挥老师的作用了,我经常就一些不好的思想,在班上召开讨论会,分析其思想根源,指出其危害性,让全体同学明确谁是谁非,从而让健康的思想占领主阵地。一个班级如果有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谁还敢做违纪的事?谁还能逃脱49个同学的眼睛?

人治不如法治,法治不如自治,在我的尊重信任下,学生的思想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长飞跃。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秩序井然、和谐向上、学生高度“自治”的班集体。这是我们所愿的,望诸君共努力,收获的将是累累硕果。

                                          

 




相关热词搜索:辛波

上一篇:初中部 杨杰《以爱为圆心,以管理为半径画圆》—西山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
下一篇:初中部 随顶峰《我选择,我奉献》—西山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