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第12章 轴对称复习教案 | 案序 | |||||
课型 | 复习课 | 课时 | 1 | ||||
教学目标 | 1.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2.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3.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 4.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 5.能够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体会从对称的角度欣赏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轴对称图形以及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
||||||
教学设想 | 通过学习各个性质和判定,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感觉。 | ||||||
课时知识结构 | ![]() ![]() 轴对称 ![]() ![]() |
||||||
德 育 渗 透 | 结合生活实例,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感受对称的美学价值,体验几何图形与自然、社会、人类的生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
一、目标导学,确定方向 教师课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2.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3.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 4.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 5.能够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体会从对称的角度欣赏和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二、知识梳理 形成系统 (学生自己梳理,然后教师指导) ![]() ![]() ![]() ![]()
![]() ![]() ![]() 等边三角形 三、知识巩固 变式训练 (学生先做,然后由学生板演,发现问题,先由学生订正,教师学生共同总结反思) 1、 以下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 A、正六边形 B、 矩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7cm,则它的周长为 cm 4、如图,在△ABC中,DE是边AC的垂直平分线,若BC=8cm,AB=10cm,则△EBC的周长为 cm(学生可以合作讨论,互帮互学) ![]() 5、将一张长方形纸按如图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为( ) A、50° B、90° C、 100° D、110° ![]() 6.如图, ![]() ![]() ![]() ![]() ![]() ![]() 7.如图,在直线 ![]() ![]() ![]() ![]() ![]() ![]() ![]() 8. 如图, ![]() ![]() ![]() ![]() ![]() ![]() ![]() ![]() 9. 画出下图中△ABC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 ![]() 1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D是等边三角形,求 ![]() 四、小结 ![]() 2、角平分线的性质。 3、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五、课时作业 必做题: P63习题12.第5,6题 选做题: P66习题12.第14题 |
通过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章知识,了解复习的重点 通过系统图使学生学会用图形认识数学,学会梳理所学知识,为高中的框图打好基础,提高自学能力。 巩固对对称轴的认识 通过本题复习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进一步认识位置不同的等腰三角形 通过本题培养学生周密的思维习惯 通过本题进一步体会对称的应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通过本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相互讨论研究,提高学生互帮互学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
||||||
板书设计 第12章 轴对称复习![]() ![]() ![]() ![]() ![]() ![]() ![]() 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