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 范秀植《让“音像教材”在课堂上响起来》—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5 08:55:10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什么叫音像教材?在笔者的字典里,音像教材是指课文内容有关的或磁带或MP3或RM或WMA格式的课文朗读或朗诵,教学视频,以及其他的与课文相关的音乐片段或流行歌曲或影视片段的总和。

                      福清西山高级中学   范秀植(2008、1)

如何搞好语文教学?如何强化语文教学的内涵并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经过了三年多的观察与实践,笔者认为把音像教材搬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什么叫音像教材?在笔者的字典里,音像教材是指课文内容有关的或磁带或MP3或RM或WMA格式的课文朗读或朗诵,教学视频,以及其他的与课文相关的音乐片段或流行歌曲或影视片段的总和。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和网络的普及,“音像教材”比比皆是,只要我们稍微出点人力、物力和财力,就会收集到有助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音像资料,就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就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效益与质量。

笔者所在的福建福清西山学校高级中学是一所硬件设施较完善、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且普遍较差的封闭式的私立学校。在某一个时期,我发觉我们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当的单调与乏味,一部分同学对书本甚至某些课堂感到味同嚼蜡,也隐隐觉得自己的课有点上不下去,课堂效果也实在不敢恭维。为此,我很苦恼也很无奈,当然,在长者、同仁和朋友的指导与建议下,我也采取了相应的办法和手段,但往往因与实际不相吻合而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突然有一个星期,我所带的两个班一共有十七人次拿来MP3和一张附有歌曲名称的纸片,要我帮他们在网上下载他们喜欢的音乐或个人专辑,以此来消遣和打发枯燥乏味的时间。对此,我思绪万千,也暗暗地觉得机会来了。从那个星期以后,我在准备新课之时,一定会尽可能地收集与教材相关的音像资料,并想方设法地运用到我的课堂中来,从而形成了以书本教材为主,以音像教材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将此种做法坚持到如今,力争尽善尽美,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

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充足的客观数据表明音像教材的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特将其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仅供参考,同时望各位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第一,音像教材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大都爱好音乐,鉴于此,我常将“音乐”带入课堂。例如,在讲解《长亭送别》(元杂剧)一文时,我特意将黄梅戏选段带入课堂;在鉴赏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时,专门将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张明敏演唱的《一剪梅》提供给学生;在分析戴望舒的《雨巷》一诗时,特意找来了江涛演唱的《雨巷》……我发现这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不仅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博得学生的喜爱,而且使课堂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将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音像教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笔者在讲解消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国古代小说《林黛玉进贾府》、与《失街亭》、戏剧《雷雨》与《茶馆》时,就分别利用晚自习和周六下午自习的时间给学生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红楼梦》、《三国演义》、《雷雨》和《茶馆》等影片或影片片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重温历史知识;在鉴赏戴望舒的《雨巷》一诗时,就利用课堂播放早已用MP3下载好的江涛演唱的《雨巷》,并借机向学生介绍他们喜爱的歌星江涛的相关事迹和其他音乐。这些借助音像教材开展的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第三,音像教材能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每当我在讲解古诗词曲和现代优美的散文时,我必定从网上下载与课文配套的MP3格式的朗读资料,并将其带入课堂供学生参考,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读音,逐步夯实学生的基础。例如将一些学生难以熟读的古文和现代文,如《逍遥游》、《滕王阁序》、《荷塘月色》等,同时在网上下载有关文章的朗诵材料和朗读材料,如《沁园春  长沙》、《蜀道难》,从而用很有说服力的录音告诉学生朗读和朗诵的区别,并教会学生朗读和朗诵的技巧及注意事项,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音像材料能促进学生的记忆,巩固学生的背诵。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曲文和现代文奖近50篇,如古诗《短歌行》、《归园田居》、《山居秋暝》、《锦瑟》、《琵琶行》(并序)、《李凭箜篌引》等;词《虞美人》、《雨霖铃》、《扬州慢》、《声声慢》、《江城子》、《桂枝香  金陵怀古》、《苏幕遮》等;曲《窦娥冤》、《长亭送别》等;古文《滕王阁序》、《陈情表》、《逍遥游》、《过秦论》、《六国论》等。利用电脑将这些课文录音从网上下载下来,直接放到携带方便的MP3里,这样就可以走路背、躺着背、边玩边背,能方便地利用很多时间进行背诵,从而减少了整天捧着厚厚的书本的麻烦。

第五,音像教材能请进学生的导师,开阔学生的视野。我时常利用MP3到网上下载一些名家、大家的课堂教学视频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将其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也领略一下大家的风采,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励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如给学生播放北京第一O一中学周曼云老师的《故都的秋》、王力鹏老师的《短歌行》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王志英老师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教学视频,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除此以外,音像教材在教材的文字内容和教师的口头表达、黑板板书的基础上能较大程度地补充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具有良好的可听性和可视性。实践证明,音像教材确实能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生机与活力;确实能吸引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更加关注;确实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确实能减轻因传统教学模式给老师带来的痛苦和麻烦;但我们也要牢记音像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或补充材料,文字教材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能本末倒置,从而不能对其产生过强的依赖性,更不允许因为音像教材的参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范秀植

上一篇:初中部 邹小英《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部 方利华《高中数学新教材之我见》—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