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旧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1、2003年初,我国广东省首先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同学们知道引起非典的元凶是什么吗?(SARS病毒) 你还知道哪些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呢?(感冒,疯牛病,2009年在全球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看来很多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了解病毒,并且学会预防病毒感染的一些方法。 想要认识病毒,我们首先要从人类发现病毒的历史开始。 二、互动授课 (一)病毒的发现 伊万洛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因 展示图片:比较正常烟草叶子和烟草花叶病的病叶在形态上的区别。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患病。 讲解:滤过性病毒。引出问题是细菌大还是滤过性病毒大。(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下面我们看看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毒图片。 (二)病毒的种类 课件展示:展示狂犬病毒、AIDS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几种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1、病毒的形态:杆状、球状、蝌蚪状。 2、病毒的寄生类型: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归纳病毒的结构: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是生物吗?(学生根据病毒可以繁殖等特点,了解到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仍然是生物,是一种特殊的生物。)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你知道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空气、血液、唾液) (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害方面:使动物、植物、细菌致病,知道人和动物约60%的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调动课堂气氛,联系学生亲身体验打过甲、乙肝疫苗的请举手。 问:乙肝疫苗的作用。 告知:乙肝疫苗也是病毒,你知道原因吗? 有利方面:制作各种疫苗、杀虫剂、帮助基因转移、基因治疗等。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第五章 病毒 1、病毒的发现 ![]() 内部的遗传物质 3、病毒的生活:营寄生生活 ![]()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弊”、“利” |
备注: 回顾旧知识 联系实际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讲述法 提问法 多媒体展示 学生分组讨论 联系实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