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首页 | 新版首页 |
班级网站管理登录 | 注册
页面正在建设中……

微信扫一扫

招生简章

微信:xishanxuexiao

邮箱:xisxx@qq.com

招生电话:400-66-52373

西山学校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400-66-52373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山初中 > 教学园地 > 论文 > 正文
热门标签领导关怀 张文彬 招生专栏
初中部 李波龙《浅析几种多元智能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西山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
2014-04-15 16:48:18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阅读数:  编辑:陈俏

浅析几种多元智能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元智能教学不是件容易事情,当前,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重视,走进新课程,让我们在上初中历史课时有所新的感悟,结合当前教学内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可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一种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在学习过程中得出有效知识所需要的能力。认识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探索了一些新的历史教学方法,应用于历史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几种多元智能在历史教学中,谈谈几点想法。
关键词: 多元智能     教学     作用

一  言语—语言智能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不能忽视。

什么是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认交流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作为学生,除听外,其他是很少应用的,老师喜欢“满堂灌”。作为文史方面,我认为只听是不够的。在历史课堂上光讲,只会让学生养成一种惰性,没有产生实际效果,也就是说,有的学生为什么开卷也考不好的原因之一。在讲述历史问题时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我们怎么来把握?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所感悟,或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让学生叙述,或朗读,激发学生语言智能。一来自己读,经过自己的脑,眼,心,二来可以调动学习气氛。当然,有的人认为这个历史不必这么麻烦教学,像教语文一样,其实文史课就有这样的特点,不过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境资料,比如史诗、故事,名言等,让学生自己读,说,写,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但这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经过自己读的写的,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知识的考试要点,比就听讲还是要好些,最少在作业中不会有那么多的错别字。同时我们应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在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时,要鼓励学生,很定学生。首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应该明白不同学生的实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或说有他们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我们不能要求千篇一律,同等看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比实际效果要好,对知识的巩固及提高也是很有用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认识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这样才会让学生发挥着最佳潜能。所以说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说人家很聪明,我们所要明白的问题不再是一个学生有多聪明,而应该看出一个学生在究竟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发挥他们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于学之中都感到轻松愉快,实际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二  视觉—空间智能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效果

我们可能认识不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空间概念,视觉—空间智能有所作用有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先看看什么是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就是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下册,外国史,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时,可以选择了影片,加深历史感受,通过书本上的漫画,列宁清扫地球,来认请历史的事实。更加直接记忆,甚至可以通过地图,自己绘画出当时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事实,联系到我国的历史,更清楚的认识那段时期的历史,就会回忆影片的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培养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此时,可以达到中外历史同一时期的对比,更加清晰的认识那一时期历史的发展来龙去脉。视觉是对人,从外界获得信息的最为直接的,也是容量最大的一种途径,我们如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一些视觉—空间智能应用于历史教学,不仅能达到预期效果,更好的为历史教学服务,还应会更好的培养学生其他某方面的潜在智能,培养创造能力。  

三  自知—自省智能在多元思维历史教学法中的作用

人贵自知,自省。什么叫自知——自省智能?我们一般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喜欢这段历史,比如有的喜欢战争,有的喜欢讲艺术书画,有的喜欢研究历史人物,有的喜欢看历史故事情节等等。如何把这种自我认识转到自知——自省智能来激发他们的多元思维呢?我们一般是巧设疑难,设问。学贵疑,“思源于疑”。这种疑问是与学生所学所了解的知识反应分不开的。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活动通常是比较狭小的空间。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也就是他的自知——自省智能在起作用。他们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了解,这样就有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多角度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得到的教学效果那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张学良你将怎么做?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对蒋介石“兵谏”后,为什么不乘机消灭蒋介石?有的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的的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融入当时历史事实。而又不缺乏现实的自身个性来回答所提问题。这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以问题为线索,时间和空间上纵横联系 。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明白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能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是更为高的要求。我们教和学不仅要知其一,还要知其二。

所以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想多元智能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有读,有写,有听,现实教学中也需要我们充分用他们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之说,这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有人认为历史不需要这样麻烦来教,我想教学都一样,只要能应用得上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对学生的视野也宽一些,了解的知识也多一些,不然我们同等看待,素质教育何在?

社会的进步需要个体创造,个体的成长需要不同的多种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潜能,担任这样的任务不是件容易事。我们是有时代特点的,应该用时代特点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的所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特长艺术的发展,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存在的潜在的智能,这样在教学中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不是个短期内可以做到的,这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在短期内效果是不明显的,但我们能用多元智能理论明白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意义重大,对于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关推荐阅读
西山教育集团旗下学校
Copyright©1994-2014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热线:400-66-52373(福建西山学校)400-0791-231(江西省西山学校)闽ICP备10203392号 西山学校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400-66-52373
幼儿园更新统计 | 小学部更新统计 | 初中部更新统计 | 高中部更新统计 | 职专部更新统计 | 电视台更新统计 | 腾讯视频一 | 腾讯视频二 | 腾讯视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