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简易板图的运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简易板图在地里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要求。得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简易板图教学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 简易板图 作用 使用要求
板图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三板”之一。简易地理板图是在保证科学性和地理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精简板图。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理清教材知识体系,建立空间概念,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1.简易板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1图文结合,激发兴趣
简易板图能增加直观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将鲜明的色彩,适当的图形结合生动的语言,边讲边画,把学生从单一的听觉刺激转向视觉听觉等多重刺激[1]。这能有效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以图补文,化繁为简
简易板图有利于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地理教学中对不少地理事物都用较大篇幅来阐述。采用板图教学,可以简明扼要地讲清这些知识。例如在讲 “大洲间的分界线”时,可设计大洲的简易板图(如图1)。
1.3以图代文,化难为易
利用板图能突出教材中的重、难点。例如在“长江的开发”一节时,可先将长江干流简化成“V+W”(如图2),
这时可边讲边填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将上、中、下游分界点时,用红色粉笔画出符号,写出名称,用蓝色粉笔画出主要支流、湖泊及城市;将水能开发时,可用醒目粉笔标注出水电站的符号和名称。通过边讲边画,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1.4以图释文,化抽象为形象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板图揭示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个显著特点之一。各地理要素共同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整体,这种关系错综复杂,光靠讲述,很难让学生理解接受[2]。而采用简易板图教学,效果较好。例如在将“新疆”一课时,可先画出简图(如图3)。
图3
结合“疆”字讲授,使学生和容易掌握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及这一地形特点(高山环抱)是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原因之一。进而引导学生据图分析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1.5以图增知,培养能力
恰当使用简易板图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并逐步构建起心里地图。学习地理要能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做到心中有图,图中有知识[3]。
例如在将“东南亚”时,边提问边画出东南亚及两大洲两大洋(如图4)。这样有助于学生简历东南亚及其周围大洋大洲的空间地理位置,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层。
2.简易板图教学使用要求
2.1简易性
在设计时注重大折大弯,省去微小细节,突出特征,使所表达的地理信息更加简易明确,一目了然。例如,用一大一小的两个相连的三角形表示南北美洲的轮廓;用几条线表示长江干流等。但简化原图,并不是漫无边际对原图随意取舍,而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要做到取舍得当。
2.2科学性
科学性是衡量地理简易板图教学质量的第一标准。任何简化或夸张以不损害板图的科学性为前提。如作大洲图时,赤道不能通过北美洲或澳大利亚。
2.3典型性
一要选材典型,突出地理特征;二是根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一般性的次要内容可不上板图。
2.4有序性
每幅板图的画面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层次清楚,排列有序,显示出鲜明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如,在讲授“长江”,支流应从上游往下游依次标注。
2.5趣味性
板图要醒目、美观、形象,富于表现性,视之悦目,给人一种美感。为此,在设计和描绘时,都要下功夫。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板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具有使用效率高、容量大,清晰易懂。从教师来讲,用板图教学可省大量的语言。从学生方面来讲,能形象直观地获取地理知识,提高读图、绘图、用图的能力。当然,简易板图教学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只有和其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秀芳.板图在地里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研究》
[2]李海明.三板教学中的板图教学,《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3]丁淑贞.试论地理板图的教学功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