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朗读课文,熟记“惊骇﹑掳去”等词语用法,能概括围绕阿长写的几件事情。 |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朗读法,自学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字里行间作者对阿长的情感。 |
||||
教学重点 | 能概括围绕阿长写的几件事。 |
||||
教学难点 | 让学生熟读课文。 |
||||
教 学 过 程 | 调整意见 | ||||
一:故事导入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夜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给“我”听的故事,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那她和《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作品。 二:了解《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山海经》全书18篇,大致可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其中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诸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 三:自学指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 1.在课文中圈出不认识生字词。 2.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3.本文是什么体裁? 4. 用以下句式说话: “读文章 片段,我认识到长妈妈是个 劳动妇女。”(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以从人物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方面说。)请学生简单了解。 展示自学成果: 1.给加横线字注音 惊骇( ) 掳( ) 惊悚( ) 惶急( ) 疮疤( ) 渴慕( ) 霹雳( ) 惧惮( )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惊悚: 诘问: 惧惮: 渴慕: 惶急: 深不可测: 四:合作探究 (1)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了什么? 1. 对她的称呼的由来。 2、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3、摆成“大”字的睡相。 4、元旦的仪式。 5、一肚子繁琐的道理。 6、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7、她谋害“我”的隐鼠。 8、她给“我”买《山海经》。(重点) 合作探究(2)如何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2)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及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3—18)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三部分:(19—29)长妈妈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作者感激她。 第四部分:(30—31)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 |
|
||||
|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内容,长妈妈她没有文化,丈夫早早死去, 生活困苦,有很繁琐的礼仪,幼年的“我”是很讨厌很烦的,但我们却读出了同情、尊重和怀念之情。因此,书要多读,书的意思和作者情感只有在读中才能体会。 |
|
|||
作业 |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词抄五遍。 |
|
|||
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