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西山学校 ​教师要善于反思
2014-04-11 14:34:51 来源:
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阅读数:次 编辑:chuzhong
教师要善于反思
周赛辉
教师的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经常反思,特别是在或长或短的适应阶段,尤其是初次加盟西山教育的教师。只有本能的,自发的反思,才能使教师从正面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成熟.成长。
记得2003年,我刚投入西山教育事业,很富有热情,与学生关系也还融洽,尽管两个班的基础差了些,但每次考试总不见进步。面对这样的成绩,我当然有些寝食不安了,很自然地便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希望从中找出原因,改进工作。经过回顾.反思.再受到有经验的教师的“启发”,原因找到了:没有严格要求学生。从2004年至今,我对学生严肃了,说一不二了,这样反思,行动之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果然提高了。
教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是不可能没有反思的,不过我们注意到,有的教师在反思的路途上不曾停息;活到老,反思到老,在反思中与时具进;也有的教师到一定阶段就很少反思了。似乎处在一种适应的,满意的状态,我们并不需要以“吾曰三省吾身”的古训去折磨自己,但是,当教师的教学过程确实发生了一些“事件”或“问题”时,教师的反思就成了一中需要。
一位中年教师回顾了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实践的经历。开始从教时,把教学目标写在备课本上,通常是列举学习什么精神.掌握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之类。几年后,他觉得这样日复一日地写教学目标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明确的,想知道目标是不是落实非常困难。于是,他努力使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有操作性。比如,写明让学生记住哪一个概念,正确回答哪几个问题等等,而且经过教学的检验,这样做确实见效了。新一轮课改启动了,他认真学习.思考.实践,对教学目标又有新的认识。这位教师的反思历程告诉我们,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的过程。因为反思所以不断产生问题,由于有问题所以不断去反思,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许就是这样实现的。那些反思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步的教师,明显的特征是感觉到没有问题了。因为教材熟悉了,能威慑住学生了,至少是使学生得到还过得去的分数的技巧娴熟了,如此,还能有什么问题呢?然而正如人们现在说的,学生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同样,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7期上有一篇“建立课堂反思录”的文章,我读后觉得大有裨益。作者共设计了30道反思题,从“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对学生状况的反思”.“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的反思”.“对课堂整体状况的反思”四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如“我的体态语言丰富吗?”“微笑教学了吗?”“学生的状况如何?”“有没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那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自己感觉这节课成功吗?”等等
现在,学校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我认为这是对我教学的一种督促,对教师成长的一种关心,是必要的。教师只有不断的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才能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才能使自己更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