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首页 | 新版首页 |
班级网站管理登录 | 注册
页面正在建设中……

微信扫一扫

招生简章

微信:xishanxuexiao

邮箱:xisxx@qq.com

招生电话:400-66-52373

西山学校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400-66-52373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山初中 > 教学园地 > 论文 > 正文
热门标签领导关怀 张文彬 招生专栏
初中部 刘正良《赋道德教育以灵性、诗性和魅力》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09 19:07:08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阅读数:  编辑:陈俏

赋道德教育以灵性、诗性和魅力

——从孔子“哂”由“与”点所想到的

 

 

这是在二千多年前孔子班会课上看到的一幕: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奉在孔子周围闲坐着。孔子说:“因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为我而拘束。你们平时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啊’,假如有人想了解你们,要任用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样做呢?”子路轻率直爽,急忙回答:只要三年能治理好一个中等国家。孔子只是微笑了一下。孔子又问冉有、公西华,却对两人为政的回答不露声色。最后孔子又问正在弹琴的曾晳,听到曾晳极有礼貌的回答,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晳做一个快乐的人。”三人出去后,曾晳走在最后面问孔子:“这三位的话如何呢?”孔子说:“也就是各人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夫子为何笑仲由——(子路)呢?”夫子说笑仲由不谦让。曾晳又问冉有、公西华所讲的不也是邦国之事吗?孔子说他们不是很谦虚吗?

那该是怎样的一番灵动、诗意与魅力,《论语》碎玉般溅起的浪花掺着怎样的智慧隽永流传,早已不得而知。当儒家理念随着一江春水东流,不再西回,我们这些后世的水边人倔强地俯身,究竟捡起了什么?是夫子的微笑还是眼神?是十七年蝉还是半捧残英?美国本土的“十七年蝉”又跃上了枝头,放声高歌。当汩汩清泪涌出我们沧桑的心头,溢出我们干涸的眼窝,我们也许无法忍受新儒家这突如其来的躁动。而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在巴黎时曾联合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溯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我不相信,孔子的智慧,会落到在国外流浪的下场。因为我清楚地听到,儒家理念对渴求者的召唤,再没有无奈的失语、经验的无能,在长叹声中直面现实、关注自我的孔子,将引领我们走在城市边缘的灵魂重归宁静,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更加智慧的世界。正如西方道德教育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的转向,我们不得不佩服孔子的道德智慧和道德艺术,这也许正是孔子思想成为国际化学术(新儒学)的根本原因。

一、“各言其志”与价值澄清

孔子知道道德教育采用说教和榜样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价值认同,反而会引起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怀疑。他把自己的教育方向定为“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由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的多元化趋向,使人们难以确认自己的价值观,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因此,孔子试图通过这样别开生面的班会,帮助学生澄清其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道德决定和道德行动。

在孔子看来,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因此,价值观是不能传授的。但他同时认为,出于人性的考虑,有悟性的学生应该有能力通过道德“评价”和“价值澄清”的过程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为了推行这种教育模式,他提出了一整套仁义道德的标准,用来确定学生的某种信念是否确实是一种有价值的理念。

孔子的“各言其志”的点评旨在形成一种非权威的评价气氛,避免对学生进行机械的道德灌输,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价值选择,最后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价值澄清。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反对道德灌输、减少学生的价值混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方面颇具积极意义,子路的“率尔而对”和曾晳的殿后而问充分证明了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曾晳最终能成为四人之中悟性最高的人的根本原因。

二、“哂”由“与”点与核心价值观

只要学生能够提供N种理由支持其个人选择,就可以承认学生选择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吗?孔子知道这样一来却破坏了人们对共同的道德规范的信仰,弱化群体和社会的作用,反而加强了社会不稳定,这就有悖于建立和谐社会的初衷。

为了避免价值澄清方法和道德两难问题由于过分强调道德相对主义而使学生在道德问题上产生混乱,克服人们只相信自己的世界观,而不考虑别人的价值观和内心感受的负面影响,孔子态度鲜明地“哂”由与“点”。与其说孔子的态度是对自己大半生价值观的反思,不如说他是要通过对道德价值问题的特殊强调来减少学生的道德混乱。

孔子不仅要阻止人们犯上,更要预防人们作乱。因此,他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就以“孝悌”为核心价值观。按照“所谓忠恕二字而已”的解说,就是人和人之间要忠诚老实,将心比心。正是基于这样的儒家理念,孔子认为“孝悌”是人们的道德基础,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哂”由,正是因为子路说话不谦让;“与”点,不仅因为曾晳“舍瑟而作”的礼貌,更由于孔子对“为人”的认同。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用良好价值观进行良好的公民道德教育,不求个个“为政”,但求人人“为人”。

三、孔子道德教育的心理学意义

从“各言其志”到“哂”由“与”点,孔子对学生的心理调控艺术,对我们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1、加强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美德的教育。

孔子不过概括和转述了古代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孔子的弟子们又把《论语》流传到了今天。学校教育应该加强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美德的教育,但这些核心价值观不是由学校的教师或那些权威人物确定的,而是通过在学生、教师、家长、甚至一些社会人士中的调查,再通过不同形式的讨论,确定那些能被大部分人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美德,并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所有的师生(也包括其他学校领导、行政人员和员工)和家长都应该共同遵守。在此基础上,建立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个人,群体或社会共同的道德品格。

2、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

孔子认为掌握“道”,实行“道”的层次有五:一是能学习“道”;二是能把“道”真正学到手;三是能坚守“道”;四是能灵活运用“道”以随机应变;五是只要心中常想着“道”,“道”并不遥远;重要的不在于口头上讲,而在于实际去做。因此,从道德规则的学习开始,通过家长,同伴群体、教师和社会的不断教导,移情,纪律等措施,再通过学生个人的主体建构,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经过幼儿时期和中小学阶段的长期熏陶,就能把外部的他律转化成为内在的自律。

3、强化道德评价方法研究

孔子短暂的为政经历和长期的周游生活,使他的思想趋于理性,当他的心理趋于成熟之后,人关于自身的价值判断,必然会回归事物的中心。他“哂”由“与”点是因为他的价值观指向现实人生。关注普通的人生价值观,走近普通人的心灵世界,更具人文性,发展性和时代性。关注普通人无疑就是关注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往往崇尚名利,有些人羡慕并追求各种明星,渴望一夜成名,而有些人则希望自己一夜暴富,成为财富的拥有者。冷静地想,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才是这个社会生活的主体,不对人苛求太多,只要一点爱的呵护,就能构筑出自己亮丽的人生。因此开发一些道德评价方法,多肯定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进步,对人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个性等进行恰当的评价,学生就能够把优良当一种习惯来培养。

4、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孔子座谈式“人生观”主题班会的成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方法,它启示我们可以采取情境式、启发式、讨论式、切入式,还可以采取表演式、案例式、探讨式等等。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民主、平等的讨论,形成大多数人基本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有可能的。

“哂”由与“点”,“各言其志”,那是孔子的智慧;斗转星移,大浪淘沙,那是人类闪耀的最美丽的思想。我盼望,所有的老师都能重新读一读《论语》,所有的老师都能和学生一起平等对话,讨论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是这样,我相信儒家理念能让人在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注:哂——笑             与——赞成

由——子路         点——曾皙

 

相关推荐阅读
西山教育集团旗下学校
Copyright©1994-2014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热线:400-66-52373(福建西山学校)400-0791-231(江西省西山学校)闽ICP备10203392号 西山学校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400-66-52373
幼儿园更新统计 | 小学部更新统计 | 初中部更新统计 | 高中部更新统计 | 职专部更新统计 | 电视台更新统计 | 腾讯视频一 | 腾讯视频二 | 腾讯视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