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首页 | 新版首页 |
班级网站管理登录 | 注册
页面正在建设中……

微信扫一扫

招生简章

微信:xishanxuexiao

邮箱:xisxx@qq.com

招生电话:400-66-52373

西山学校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400-66-52373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山初中 > 教学园地 > 论文 > 正文
热门标签领导关怀 张文彬 招生专栏
初中部 董芳《风、雨、雷、电—―批评四法》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09 19:03:44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阅读数:  编辑:陈俏

风、雨、雷、电—―批评四法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批评,认为惩罚批评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们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事实上确有少数学生在受到批评后,动不动就闹情绪,甚至产生了强烈抵触,这样的例子让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中几乎放弃了使用批评的武器。

但是教育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而人在一生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批评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进行反思和借鉴,以便以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不来的,只能自己积累。

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正好前段时间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场烹饪、调酒大赛,看到各位调酒师根据酒的不同颜色、不同比重和各种口味调制出来的美酒,不仅秀色可餐,而且美味怡人;烹饪大师以考究的刀工、精心烹制出锅的佳肴,色、香、味俱全,有的甚至如工艺品般,使人不忍下筷。由此我便联想到如果对批评或教育进行一番调味,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于是我想到了自然界中的四种现象----风、雨、雷、电,我们不妨运用这四种不同的批评方法去对待不同的学生,使学生或在和风细雨中或在狂风暴雨中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使他们从心里接受老师的批评,认识并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一、对承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 ,要事先“透透风”。

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心胸狭窄;有的学生脾气暴躁,自尊心太强。看到他们犯了错误,即使很需要批评,教师也不宜马上实施、公开实行,而应该在批评之前先打个招呼,试试他们的反应,或者先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才不致于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方能实现批评的教育功能。

这是我从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次失败的例子中得出的经验。我有一个学生L,那是一个特别骄傲的学生,凡事特别 “好面子”,对学习有一定的热情,上课时总是积极回答问题,特别是当他回答的和老师的答案差不多时,便将身子转来转去,向周围的同学宣告自己的“胜利”。反之,则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根据我的观察和同学们的反映,我知道他就是自尊心特别强的那种学生。一次,早自习我要求同学们背诵《陈情表》这篇课文。大家都背得很认真,而L同学正偷偷地看着一本漫画书。我走过去没收了他的书,L大吃一惊,他要求我把书还给他,我不同意,这时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同学们都注视着事态的发展。L坚持要求我把书还给他,我厉声说:“你违犯了上课的纪律,这书不能还你。”他强辩:“我已经会背了,所以才拿出来看看的。”我看他撒谎,一时生气,就说:“那你现在就背一遍给同学们听听。”结果L便面红耳赤地站在那里默不作声。从此以后,他在我的课上便失去了往日的活跃,不再认真听讲,也不再回答问题了。我注意到了他的变化,后来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批评方式,对于这样性格的学生,一定要顾及他们的“面子”问题,不应当众出他的丑。又一次我的自习课,还是要求同学们完成一篇课文的背诵,看着L没声好气地在那里哼哼地读着书,我走过去轻轻地对他说上课时我会提请他起来给大家作示范背诵,我专门在“示范”两字上加重了语气。L怔了一下,接着便认真地背起书来。课堂上提他起来背果然背得十分流利,于是我适时地表扬了他,终于我看见久违的笑容重新洋溢在L脸上。课堂上又重新出现了L活跃的身影。事后,我又专门找L谈了话,L说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了。直到现在他真的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毛病。后来我回头想想还真有一点后怕,差点因为我的批评不当,让一个学生长久地背负思想包袱,带着抵触情绪上课,说得更严重些可能会因此而毁掉一个孩子呢。

二、对思想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及时洒点“毛毛雨”。

所谓“毛毛雨”,是指教师使用温言和语,实行蜻蜓点水式的批评。有些学生一贯严格要求自己,思想基础较好,对于他们偶尔出现的失误,只需及时为他提个醒,没有必要像“念经”一样,大批特批,只需点到为止即可。

我班上有位女生H,人长得秀秀气气,性格也十分温顺,不论在家长、老师还是同学们的眼中她都是一个很听话、懂事的女孩,是大家公认的乖乖女。可有段时间,我发现H的情绪不对头,上课时常走神,不敢正视老师,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于是我找到她周围的同学打听了关于她的情况,得知原来她是“为情所困”,陷入了早恋的漩涡。她自己也正为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份感情才思想涣散,不知所以。在作了一番冷静地思考之后,我与她相约校园一隅,看到她忐忑不安地等在那里,我笑着走过去,拉着她坐在台阶上,“看看我们现在像不像地下党接头啊?”听了这话以后,她笑了,“老师,我知道您这次要找我谈什么,其实我也早想找您谈一谈,只是……”“只是又害怕老师批评,害怕家长知道后会挨骂,是不是?”我接过她的话说,“你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说明你很懂事。应该说你犯得并不是一个错误,只是遇到了一个时间问题。其实少女的情感是美好的,即便是对异性的爱也是纯真的,如果你能学会控制自己,将这份感情理智地珍藏于心底,先将它冰封起来,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再将它解冻,这样才会收获真正甜蜜的爱情。这正如一枚青涩的苹果,只有等到它成熟之后才可能品尝到它的甘甜。你说对吗?”她点点头,可是脸是还有一丝忧虑,“我想……”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已猜到她要说什么,“是怕家长知道吗?”她点点头,“我知道你是一位体谅父母的好孩子,但父母毕竟是你的监护人,他们有了解你各方面情况的责任,我想在你改变现状取得成绩后,我再向他们反馈你的情况,你觉得怎样?”H满含着泪水使劲地点点头。经过这番恳谈之后,H完全放下了思想包祔,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了,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并且她还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变得更加开朗活泼了。

三、对深陷迷途不知返的学生,要重打“炸炸雷”。

严厉的批评正如“炸炸雷”,是针对那些深陷迷途不知返的学生采取的一种批评方式。有的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不知悔改,如果还是对他们只是吹吹风、下毛毛雨恐怕不仅不会使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会助长他们犯错的气焰。所以这个时候有必要在他们头顶上响个“炸炸雷”,让这“一雷”惊醒梦中人,及时阻止他们向坏的方向继续发展。

在这里请让我援引我一个同事教育学生的个案。我的同事王老师,也是一位语文老师。他所教的班级中有个学生长期沉迷于电子游戏,老师、家长几番说教,游戏机没收了好几个,他仍累教不改。一次在王老师的课上,那个学生又偷偷拿出游戏机玩,几次提醒无效后,王老师没收了他的游戏机,不料那学生不仅露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反而又从抽屉拿出一个游戏机来,嘴里还振振有辞“我早有准备呢”。课后王老师将该学生叫到办公室,他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王老师没有马上和他谈话,而是将他“晾”在一边,不理他,看他有点着急不耐烦了,王老师才不紧不慢地对他说:“你知道错了吗?”语气中透着严厉。那学生将头扭到一边,不答话,王老师拿出一本作文本,塞到他手里,厉声说到:“你这么做对得起谁呀?你还记得你爷爷临终前对你说的一番话吗?你还记得自己在爷爷床前那番信誓旦旦的保证吗?”那学生的脸一下子涨红了,身子也不再歪三扭四,他两脚并拢地站在那里,头垂下来,眼里噙着泪水,“老师,我知道错了”。看他这样,王老师知道这是“炸炸雷”在发挥功效了,于是赶紧适时对他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从此之后,那学生打电子游戏的坏习惯真的没有再犯了,很多课任老师都反映说他的变化很大,进步很快。 原来这个学生和他爷爷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在家只听爷爷的话,爷爷病重后便无人管教,沾染上了这个坏毛病。爷爷临终前最不放心的就是他,要求他改掉这个毛病,他流着泪答应了爷爷,爷爷才闭上眼睛去了。在一次作文中,那学生把这些情况全都记了下来,并且写得声情并茂,王老师还特别表扬过他。所以王老师找到了批评的切入口,知道对这个学生可以用轰“炸炸雷”的方式。这一成功的案例说明了对某些学生在适当的时候施以“炸炸雷”,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彻底省悟。但是教师还得注意的是,所以即使是用“炸炸雷”也得注意方法策略,不能盲目地不加区别地将此法运用到所有的学生身上。

四、对挨批后灰心丧气的学生要及时“充充电”。

有的学生可能会在挨批之后,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对自己的能力或者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产生怀疑。此时教师的批评就得讲求艺术性,使批评化为一股电流,给学生及时充充电。

前不久,我发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提醒他一次之后,我刚转过身来又看到他在“钓鱼”,我就点名让他站起来读课文。他当然不知道该从哪里读起,于是,我严肃地批评了他。后来他不打瞌睡了,可是显出一副精神恍惚、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分析了一下,可能是因为以前他的表现较好,我总是在班上表扬他,现在他以为我批评了他,对他的印象变差了,所以有点灰心,担心我不再喜欢他。于是在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出了个题目:“假如我驱车上山,你认为是驱赶牛车好呢?还是驱赶马车好?”学生一开始莫名其妙,但还是怯怯地回答:“驱赶马车好。”我接着问:“为什么呢?”学生回答:“那是因为赶了马,马就能跑得很快,而赶牛即使你怎么赶它,它也是慢吞吞的嘛!”听学生的回答已经落入我的“陷阱”,我笑着对他说:“对呀,在我的眼里,你就是那值得赶的马车呀。因为觉得你值得鞭策,所以才批评你,鞭策你呀。”聪明的学生一听,一下子明白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师,我明白了。谢谢您!”以后他上课的劲头儿更成足了。看来,这样及时“充电式”的批评还是蛮有作用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处于成长期的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老师们要时刻谨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不要一味粗暴地对待他们,试试适时地采取艺术地批评方式吧,其实批评教育又何尝不是一门艺术呢?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良好的教育时机,运用恰当的批评方法,这就是教育的科学,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相关推荐阅读
西山教育集团旗下学校
Copyright©1994-2014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热线:400-66-52373(福建西山学校)400-0791-231(江西省西山学校)闽ICP备10203392号 西山学校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400-66-52373
幼儿园更新统计 | 小学部更新统计 | 初中部更新统计 | 高中部更新统计 | 职专部更新统计 | 电视台更新统计 | 腾讯视频一 | 腾讯视频二 | 腾讯视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