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从种到界
主稿:
应晓春 审核:
陈 琪 日期: 教师:
知识与技能:
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以及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直观教学、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归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
教学重点: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太空人小明,他要给我们班同学寄一封信,谁来帮帮他如何填写通讯地址?(填写通讯地址,其实就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寻找不同的等级。)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任务一: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认真阅读课本P85第一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归纳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任务二: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1、阅读课本P85-88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马和桃是如何归于不同生物等级的。
2、拓展反思:在界、门、纲、目、科、属、种的七个等级中,你认为哪个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哪个最少?说出你的理由。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对吗?
2.马和驴能否繁殖后代?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查阅有关分类的书籍,试着给校园内的植物挂上标牌
【巩固训练,检测反馈】
下图是小麦、满江红和陆地棉的分类等级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⑴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植物是 。
⑵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 。
⑶在进化中比较低等的植物是 。
⑷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 。
⑸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⑹确定小麦和陆地棉分类等级的主要依据是 。 |
备注: |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