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学校初中数学论文《巧算有理数的加减》
2013-11-27 14:57:23 来源:
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阅读数:次 编辑:chuzhong
学生由小学刚升入初中,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困难较大,存在的问题较多,显得比较棘手,正确率低;如果教师处理不得当,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得当,根据题目的特点,使用一些技巧,能方便计算,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事半功倍。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对巧算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总结的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先定符号 再求值.
在进行有理数加减运算时,第一步确定和的符号,第二步再求加数的绝对值,.
例1:计算(+32)+(-8)+(+68)+(-8).
分析: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的加法有较大的差异. 进行有理数加减运算时要遵循“先定符号 再求值”.
解:(+32)+(-8)+(+68)+(+8)
=32-8+68 +8
=100
二、结合相加(把互为相反数的数、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分别结合相加)
例2:(-0.5)-(-7)+(+2.75)-()-17+0.5
分析:题目中既有小数与小数、同分母的分数与分数相加,如果逐项相加,较为复杂,如果结合相加,可以使运算较为简便.
解:原式=(-0.5)+7+2.75+-17+ 0.5=[(-0.5)+0.5]+(7-17)+(2.75+)
=-10+3.5
=-6.5
三、同分母分数、同符号的两个数结合相加
例3 计算++-0.75++
分析:在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同分母分数、同符号的两个数、先结合进行计算,可以使运算简便。
解:原式=+
+=-20+10+4=-6.
四、便于通分的分数分别相加
例4计算.
分析:整体通分运算,复杂烦琐,运算量大,可将同分母或便于通分的分数分别相加,可以使问题化繁为简。.
解:原式=+
==
五、合理拆分、重新组合
例5 计算-2010.3+(-2009.6)+4020+(-1.1)
分析:题目若直接计算,显然计算量较大.由-2010.3= -2010-0.3,-2009.6=-2009-0.6,
-1.1=-1-0.6,这样化后发现,计算起来就简便了.
解:原式=-2010-0.3-2009-0.6+4020-1-0.1
=(-2010-2009+4020-1)+(-0.3-0.6-0.1)
=-1
六、巧用运算律,调整运算顺序
例6计算(-20)×.
分析:仔细观察题目可知:-20与-6的积恰好是括号中的分母的公倍数,则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化运算.
解:原式=(-20)×(-6)×+)=120×+)=110-100+90=100.
七、巧用“1”在运算中的特点
例7计算+.
分析: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常常会遇到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1,特别是在幂的运算中,为了进一步使运算简化,不但要结合幂的运算法则,而且要关注题目的特点,往往“1”起到较大的作用.
解:原式=
=(-1)+(-1)+1=1.
八、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一个分数和一个小数相加减或一个分数和一个小数相乘除 ,可以将它们统一化为小数或统一化为分数,带分数相乘除时,应该首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例8计算-7.8÷3.4÷3.4.
分析:观察题目可以发现:3.4与互为倒数,可将题目中除以3.4转化为乘以,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简化运算的过程..
解:原式=-7.8××=(-7.8+==-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方法是: 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能简便运算的尽量进行简便运算。
综上所述,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最重要的是练好基本功,这是一种数学功底,运算基本功可不是靠几条运算律就能做得到,必须经过长期的、刻苦的训练,并且在训练中还要注意动脑筋,寻找运算规律和技巧,不断总结经验。.